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印度又在基建上出问题了!
2024年11月,印度古吉拉特邦阿南德区,一处高铁施工现场一声巨响,用于打井基的钢筋混凝土块临时结构倒塌!
重达数吨的混凝土块直接将4名工人压在废墟下,两人当场死亡,另外两人被送往医院,其中一人在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只有一人幸存。
这已经不是印度第一次出现施工事故了,印度的高铁停停修修了接近十年,到现在还没有个眉目。如今又再次全球招标,却没有国家愿意接?
豆腐渣还是技术坑?
让印度靠高铁成为世界级大国,是莫迪这些年来的执念,从莫迪刚一上台就把修建高铁挂在嘴边,可到现在为止,印度的高铁还依然只存在于PPT里。
2022年,印度东部奥里萨邦发生列车脱轨事故,两辆客运列车相撞,288人死亡,近千人受伤。
印度铁路系统的安全性问题早已屡见不鲜,为什么高铁项目同样没能摆脱这样的魔咒?到底是印度的技术不过关,还是施工质量出问题了呢?
印度的高铁项目全长508公里,总投资预计超过1万亿卢比(约140亿美元),是莫迪想要为自己打造的超级政绩,是举印度全国之力的超级工程。
为了让项目尽快落地,印度不仅拉来了日本的技术支持,还通过日本国际协力机构获得了巨额低息贷款,可日本没想到的是,印度的高铁项目就是个大坑,实施困难重重!
项目从2017年动工至今,进展缓慢状况百出,就是最基础的征地问题到现在都解决不了。
截至2021年9月,马哈拉施特拉邦仅征用了30%的高铁用地,而且这些地块还都不是连续的,从地图上看,征用的土地就像是马哈拉施特拉邦的斑秃一样,磕磕巴巴十分惹眼。
野心勃勃的日本欲哭无泪,早知如此,当初何必还要同中国抢这个工程呢!
走投无路的日本
2015年,印度雄心勃勃地宣布了他们的高铁梦,当时正处于我国高铁发展的十分迅速的时代,中国高铁奇迹世界瞩目。
消息一出,中日两大基建巨头自然都想拿下这块大蛋糕。印度自然也乐得两者竞争,毕竟竞争的人多了,自己就可以趁机提提身价,来个河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戏码。
不管是同哪家合作,印度都能引进先进技术提升本国的交通系统水平,最开始印度的主要意向国是我们。
那时中国凭借着中国速度和中国质量在国际基建市场声名鹊起,日本的新干线虽然也十分先进,但也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产品了,要论技术的先进性跟中国肯定是没法比,所以当时大家都觉得这项目十有八九是咱们的,可意外还是发生了。
日本来了个半路杀,时任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亲自出马,同莫迪进行了多轮会谈,还拉着莫迪坐了坐日本的新干线列车,安倍晋三成了推销员,在莫迪面前滔滔不绝的说着日本的技术优势。
为了拿下项目,日本不惜提供0.1%超低利率的贷款,还承诺向印度转让日本最先进的新干线技术。
面对如此厚礼,莫迪自然是心动了,在安倍晋三访问印度的时间,印度方面果断拍板,决定把这个项目交给日本。签订合同的时候,莫迪总理和安倍晋三满面春风,仿佛已经看到了高铁顺利通车的那一天。
可事情的发展却让日本遍尝苦果,硬是靠着自身的悲惨经历,让世界知道了为什么印度号称外资坟场。
日本接手后发现,原本应当是最轻松征地问题反而成了最难搞的一环,高铁线路全长500多公里,自然免不了要经过的很多农村地区。印度土地是私有的,绝大多数的土地都掌握在乡绅手里。
眼见着政府要拿地,乡绅老爷们自然狮子大开口,可问题是印度政府根本就没那么多钱。
事情一下就卡壳了,一边是被鼓动的农民静坐示威,另一边是政府囊中羞涩,双方陷入僵局之后施工进展艰难,很多工段一停就是几个月。
可项目停了人和设备却不可能撤走,只能眼巴巴的停在工地等待征地问题的解决,人吃马嚼的每天都在消耗,日本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成本一路飙升,原本预计成本为1.08万亿卢比的项目。
到了2023年,已经涨到了1.6万亿卢比,差不多就要翻倍了!
日本方面慌了,原本想着投点小钱能捞个大项目,没想到这项目变成了无底洞,日本国际协力机构,已经先后提供了总额超过25.5亿美元的贷款,现在连点曙光都看不见。
就连日媒忍不住吐槽:这项目要是再这么拖下去,收回成本怕是得等下个世纪了。
现在日本的处境很尴尬,已经下了血本有点回不了头了,就算现在全面退出,25个亿的美金算是全都打了水漂,可如果继续干下去,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看到回头钱。
这几年日本的财务状况也不是特别理想,说是自顾不暇都不夸张,可就眼睁睁的看着大量的资金陷在印度的泥潭里,而日本真的苦不堪言,所幸安倍现在已经命归黄泉,要不不知道有多少人得在背后戳他的脊梁骨。
印度自然也看得出日本后续的乏力,开始将自家高铁项目重新包装,再来一次全球招标。可应者寥寥无几,好好的一个项目成了无人问津的冷门产品。
印度高铁梦碎?
看来世界各国都通过日本的前车之鉴,看到了印度这个大坑,这一记耳光不单打醒了日本,也吓退了其他原本对印度高铁项目跃跃欲试的各国企业。
都说前车之鉴后事之师,日本的前车之鉴也就是有些太惨烈了。日本为了拿下这个项目诚意不可谓不足,提供巨额低息贷款,转让新干线技术,连首相都自降身份成了推销员,跟莫迪谈笑风生。
可现在项目进度不到三成,预算却超了一倍。别看日本现在状况不佳,可以绝对是了实实在在的期限大国,建筑经验丰富,技术也相当过硬,就连日本都在印度折戟沉沙,其他二流梯队又怎么敢去挑战印度这个无底洞呢?
其实印度打的算盘非常明白,虽然表面上说是全球招标,但其实目标对象就是我们。
毕竟我们的机械能力和高铁技术,是现在当之无愧的全球第一,日本干不明白的活儿只要交在我们手里肯定是手拿把掐,可我们为什么非要跳这个坑呢?
这些年印度对待外企的态度可让全世界都看在了眼里,我们国家的企业也没少吃印度的亏,小米公司曾在印度市场大放异彩,靠着高性价比的产品俘获了大批印度消费者。
可就在小米准备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时,印度政府却忽然出手,扣押了小米公司在印度的48亿人民币资产,理由也是五花八门。
如此不讲武德的玩法,就连雷军都无可奈何,只能自认倒霉,交钱关厂了事,这一下子就让所有想要进入印度市场的中国企业清醒了,几乎所有企业都在第一时间踩了刹车。
凭借国家行政强制力宰客的行为,印度钻石头一家!企业到印度投资可不是来做慈善的,再怎么也是要让人家赚钱的,可印度政府朝令夕改、反复无常的政策,以及养肥了直接收割的操作让外国企业感到无所适从。
所以不去印度投资已经成了各国企业家的共识,到了印度就像在玩俄罗斯轮盘,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会中枪,但只要玩下去中枪是早早晚晚的事儿。
有了这些前车之鉴,国际企业在面对印度高铁项目时自然望而却步,
再加上印度市场本身也有问题。高铁建成后能不能顺利运营是个巨大问号。
印度铁路系统每天运送2500万人次,听起来市场十分巨大。
但这2500万人次中真正老老实实购票的还是没多少,印度的火车可是有车顶票的,整个车顶都能做满了人的铁路系统,印度也是别无分号,只此一家!
印度普通民众的消费能力弱的可怜,那这些连普通列车票价都嫌贵的人,去花费高价乘坐高铁,可能性不是一般的低!
印度之前推出的半高铁列车票价仅为3000卢比(约合人民币288元),就被不少印度民众吐槽太贵。
如果高铁定价太高,大概率会面临无人能做的困局,可定价太低又难以收回成本,印度电力供应也时常不足,高铁即便建成,能否保证正常运营也是个未知数。
结尾
眼看着曾经的宏伟计划变成如今的鸡肋,印度的高铁梦不得不暂时搁浅。
无论是已经深陷泥潭的日本还是全球其他基建国企的观望态度,都在告诉印度,想要实现高铁梦的印度还差得远。
印度想要借高铁翻身恐怕还得再多等些年头了,至少得先把自己国家的口碑养好再做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