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参考消息网报道,蒙古国计划今年对中国的煤炭出口增加近五分之一。蒙古国总理奥云额尔登说,到2025年,蒙古国电力和炼钢燃料的出口量将增至1亿吨。蒙古国和中国日前达成了一项跨境铁路连接协议,这将使该国运力增加3000万吨。奥云额尔登的最终目标是将蒙古国对中国的煤炭出口能力提高到1.65亿吨,几乎是去年出口量的两倍。他还希望与中国及其他国家在能源领域展开合作,包括绿色能源发电、氢能生产和天然气运输等。
2024年,中蒙双边贸易额达190亿美元,其中,蒙古国对华出口144亿美元,占蒙古国出口总额的91.3%。作为少数几个能从中方这里获得贸易顺差的国家,蒙古国对华出口的绝对主力便是煤炭,蒙古国向中国出口的煤炭数量从2022年的3100万吨跃升至2024年的8300万吨。借由来自蒙古国的煤炭,中方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对澳大利亚等国的依赖,掌握了更可靠的议价权,这既是中蒙两国加强合作的现实意义,也是蒙古国增进对华关系的前提。
蒙古总理奥云额尔登(资料图)
据中国网报道,近日,蒙古国总理罗•奥云额尔登访华。这是其自2021年就任蒙古国总理以来第四次访问中国。在奥云戈尔登访华期间,中蒙签署了关于甘其毛都—嘎舒苏海图口岸跨境铁路建设、煤炭贸易和塔温陶勒盖煤矿产能提升的协议。这是自1955年中蒙签署二连浩特—扎门乌德跨境铁路后两国间的首个铁路口岸协议,标志着中蒙在互联互通领域的合作迈出重要一步。可以预见,随着中蒙经贸合作的进一步深化,未来,两国间将开启更多“致富路”。
据央视新闻报道,日前,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出席慕尼黑安全会议期间应约会见德国外长贝尔伯克。王毅说,多极化是历史发展必然趋势,也是今年慕尼黑安全会议报告的主题。中德关系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始终是中欧关系中的稳定性因素。德国即将举行大选,中国不干涉别国内政,珍视中德互利合作成果,愿同德国新一届政府加强对话合作,为中德关系持续注入新动力。中国坚定不移走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道路,愿同德方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气变等全球性挑战。
德国外长贝尔伯克(资料图)
据环球网报道,对于德国新一届政府而言,更重要的是能否凭借新的经济治理和竞争力方案,带领德国走出当前的经济低迷。一个有益思路是,在德国经济低迷的大背景下,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德企业务增长的重要引擎。德国央行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德国对华投资创历史新高,达73亿欧元。根据德国海外商会去年年底的调查,51%的德资企业计划在今后两年进一步扩大对华投资。面对全球经济逐渐加深的不确定性,加强与中国的合作是德国应对内外挑战的可行之举。
据环球网报道,印度《国民先驱报》发表文章指出,印度开始经济改革的1990年,印中两国还基本上处于同一水平,但如今中国的经济规模是印度的6倍。在许多方面,中国都主要关注国内事务,再加上中国的英文媒体较少,这让我们很难了解到中国所取得的进步。我们可能选择忽视世界所认识到的事实:中国已经通过一项在短短10年内设想并实施的计划成为一个较为发达的经济体。这再次提醒读者,正是在同一个10年里,印度各地却在推进其仇恨意识形态。
印度经济(资料图)
据环球网报道,近日,一直专注于印度的ETF(交易所交易基金)出现资金外流,但对冲基金近期以四个多月以来最快的速度抢购中国股票。无论是印度总理莫迪,还是美国总统特朗普,或许都对当前中印经济的变化感到意外。因为美国刚刚宣布了最新的对华关税措施,同时莫迪也刚刚结束访美,印度也考虑将对中国钢铁加征关税。印度经济的降速,以及中国经济的强势回归,再次印证了一件事:无论美国印度或者其他国家如何从经贸上算计中国,都无法改变全球投资者的最终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