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阿澄,今年 31 岁,是个全职妈妈,平日里在家照顾孩子,闲暇时也会做些兼职贴补家用。家里的饮食起居,还有后院养的那些家禽,都是我一手操持。我这人没什么大志向,就盼着一家人能和和睦睦,平平安安的。
今年年初二,是我小姑子婚后第一次回娘家拜年。为了等她,我特意推迟了回自己娘家的时间。想着她嫁出去一年了,难得回来,我提前把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还把被子拿出去晒了又晒,就盼着她能住得舒心。
可小姑子一进门,我心里就有点不是滋味。她带回来的礼品,实在是有些寒酸,就那么几样常见的点心,看着一点都不像是用心准备的。更让我无奈的是,她回来这几天,每天都睡到自然醒,家里的饭都是我一个人在烧。我忙前忙后,又是照顾孩子,又是做饭洗碗,她却像个客人一样,什么都不帮忙。
时间过得很快,没几天小姑子就要回城了。婆婆心疼女儿,早早地就准备了一堆东西,什么腊肉、自家种的蔬菜,塞了满满一后备箱。可她还不满足,竟然盯上了我养在后院的两只老母鸡。那两只鸡,我可是打算等回娘家的时候,给我妈带回去补身子的。
我当时就跟小姑子说:“这两只鸡我有用,你不能带走。” 小姑子一听,脸上立刻就露出了不满的神色:“我可是给娘家拿了 1600 过节费呢,带两只鸡怎么了?” 我心里顿时就火了,回她道:“那 1600 是你孝敬你亲爹妈的,与我无关。这鸡是我养的,我要留给我妈。”
老公也站在我这边,他对小姑子说:“昕昕说得对,这鸡她另有安排,你就别为难她了。” 可小姑子根本不听,婆婆也在一旁帮腔,说什么女儿难得回来一次,带两只鸡回去算什么。
那天我出门买东西,回来的时候,远远就看见小姑子和婆婆在院子里捉鸡。我赶紧跑过去,老公也跟了过来。老公再次阻止道:“妈,小妹,你们别捉了,这鸡真不能带走。” 小姑子还是不依不饶:“我给了家里钱,带点东西回去不是应该的吗?” 我气得浑身发抖:“你给的钱是孝敬爸妈的,可这鸡不是你的,你不能想拿就拿!”
就在我们僵持不下的时候,公公从屋里走了出来。他看到这一幕,脸色立刻就沉了下来,大声训斥道:“都别闹了!你们这像什么样子?小妹,你给家里钱是你的心意,但也不能随便拿昕昕的东西。还有你,孩子妈(婆婆),你怎么能帮着她胡来呢?” 小姑子和婆婆被公公这么一训,都低下了头,不再说话。最后,小姑子也没带走那两只鸡,灰溜溜地走了。
经过这件事,我心里特别不是滋味。我为这个家付出了这么多,平日里对小姑子也不差,可她却这么贪心,对我的付出一点都不感恩。我决定,明年小姑子再回娘家的时候,我就直接回自己娘家,再也不伺候她了。
通过这件事,我也在想,家庭关系到底该怎么维护呢?亲情本应该是温暖的、无私的,可为什么在利益面前,就变得这么脆弱呢?我们总是希望家人能互相理解、互相体谅,可有时候,这种期望却很难实现。也许,我们都应该多站在对方的角度想一想,多一份感恩,少一份自私,这样家庭才能真正和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