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羽绒服、暖气和空调已经普及的时代,冬天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已经不是寒冷的代名词。但是,对于古代人来说,尤其是宋代之前那个没有棉花的时代,冬天的人们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不仅如此,不幸的古人甚至历经了四次现代人无法想象的“小冰期”!要是他们当时没有熬过去,也就没有如今的我们了。
那么,连棉被和棉衣都没有的古人,又是如何在零下几十度的酷寒之冬撑下去的呢?
没有棉花的古代,人们怎么御寒?
棉花其实是属于舶来品,有资料认为棉花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引进了中国,但是由于当时只在边疆地区进行种植,未进行全国推广,所以棉花正式进行全国普及并成为人类冬日御寒的工具要到宋朝末年了。
所以到了冬季,尤其是更为寒冷的北方地区,古代的人们只能就地取材,用稻草、柳絮,甚至是一些破旧的衣物来填充衣服,或者是棉被以达到御寒的目的。不过这些填充物由于非常容易发霉腐烂,所以人们需要经常性的掏出来晾晒或者是更换。
相对来说,那个时候的有钱人的御寒条件更多元一些。比如一直沿用到现代的鸭绒、鹅绒,都是古代相对较为富裕的家庭会采用的方式。
另外在取暖方式上,富人和穷人所采用的手段也不同。
一般来说,穷人不会设置额外的取暖设备,最多的就是在用草重新糊一下墙面,防止寒冷的北风吹进来。或者就是白天做饭的时候会产生一些余温,也可以让室内的家人暖和一点,如果晚上实在是太冷,全家人也会挤在一起取暖。
而富人一般都会在室内安置可持续生热的火盆,或者是暖手工具。比如我们在看电视剧的时候,会发现富人家的太太会在冬天手捧一个小铜炉,这个就是暖手的手炉,一旦手炉的温度降下来,就会有专门的仆人去再换一块热炭,让火炉一直生热。
更有甚者,更为富裕的家庭还会打造一套地暖系统,和现代一样也会设置地下管道,让仆人全天不间断的加炭火,保证热量能够输送到府内的各个角落。
可见即使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富人和穷人之间的取暖方式也是非常大的,权贵们冬季也可以过的安逸,而贫苦百姓只能抱团取暖。
四次小冰川期,每次都毁天灭地
虽然古代人也有自己的御寒方式,但是要知道曾经中国古代经历过四次小冰川期,虽然这些小冰川期没有冰河时代那么严重,但是对于靠天吃饭,且御寒手段不太发达的古人来说,那些时间段确实非常煎熬。
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小冰川期时发生商朝,更具体的时间是在商朝末年。那个时候除了气温非常低以外,还会伴随着其它灾难的出现,比如地震、旱灾等。
再加上天气过于寒冷,粮食产量骤降,百姓们的生活除了寒冷就剩饥饿,社会矛盾层出不穷,农民起义更是此起彼伏,甚至可以说正是因为这一次小冰川期加速了殷商的灭亡。
第二次冰川期和第一次差了1000多年,也就是发生在东汉末年,这次冰川期初期时间比较长,一直延续到了西晋时期。其实每一次冰川期所带来的影响都是大同小异,天灾不断,粮食减产,对于老百姓来说苦不堪言。
对于权贵甚至是当时的皇帝来说,金钱在那个时候也没用了,冰川期的影响同样巨大。第二次小冰川期,造就了黄巾起义,大汉400多年的政权被推翻,人们正式走进了战乱的三国时代。
而第三次小冰川期已经来到了唐朝末年,这个敏感的时间点再次让人们感受到了小冰川期给社会带来的影响。一旦人们吃不饱,社会就会因此而动荡,揭竿而起的几率爆发式上涨。
这次大唐也逃不掉影响,黄巢起义的爆发终结了大唐的统治。即使最后宋朝已经建立,第三次冰川期依旧还在延续,社会动荡不安。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冰川期,也是温度最低的一次发生在明末清初,温度不但逐年下降,而且还下降至了历史最低点。有记录显示,就连最南方的珠江都已经上了厚厚的冻,更不用说是寒冷的北方地区。最北面的游牧民族因为无法再生存下去,所以只能南下和汉人抢地盘,一时间流民四起,社会动荡不安。
可是如此天灾人类也无能为力,再加上因为低温而导致的瘟疫、自然灾害,在第四次小冰川期过程中,中国人口总量骤降。可见,古代的冰川期给社会、人们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如果第五次小冰川期发生,现代人扛得过去吗?
四次小冰川期给中国古代政权更替、百姓生活都带了无法磨灭的惨痛影响。在了解完这四次冰川期后,有人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古代的小冰川期到底有多冷?如果现代再发生一次小冰川期,科技手段更为发达的现代人能成功抵抗过去吗?
首先小冰川期的温度会远远低于现代冬天的问题,现代就算冬天再寒冷,珠江一般不会上冻,而全国范围内的粮食也不会绝收。所以历史上冰川期的温度是不需要被质疑的。那么如果第五次冰川期到来,现代人的应对能力如何呢?
首先来说,现代的保暖和取暖设施已非常完善了,所以从御寒手段来说,现代人对比古代人有非常大的优势。
另外在古代,人们取暖只能通过明火的方式,但是现在获得热能的手段却有很多,比如煤炭、石油等化工能源。就算是气温太冷已经不能进行这些传统能源的开采,人类依然可以通过太阳能、风能,这些可再生能源进行持续的取暖,毕竟这些能源是取之不尽的。
从四次小冰川期带来的后果我们可以总结出,粮食减产是所有恶劣后果的源头。但是对于现代农业技术来说,基本上不会再出现绝粮的情况了。
比如我们现代的大棚种植、室内种植等技术,都可以不被外界的环境温度所限制。所以单从粮食这一点来看,如果现代发生了第五次小冰川期,人们基本都能吃上饭。
虽然现代人相较于古代人来说,抵御寒冷的手段会多很多,但是这并不能说明,现代人遇到冰川期就没有一点影响。
最基本的来说,长期低温的情况下完全不利于生态的发展。比如说人类可以通过各种现代科技方式进行取暖和饱腹,但是野外的动物们就没有这么好运了,再加上植物因低温无法生长,动物很可能因为没有食物而陷入灭绝的状态。
总的来说,就算是科技已经非常发达的现代,假设第五次小冰川期真的到来,对于地球生态而言影响也是非常恶劣的。现如今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极端气候情况不断出现,纵观历史上的小冰川期,人类是否应该有所警惕,未雨绸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