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中提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作为党的十八大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十三个中央一号文件,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做好2025年及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描绘了2025年“三农”工作任务书、路线图。作为全国农业大省,山东以占全国6%的耕地和1%的淡水资源,贡献了全国8%的粮食、10%的肉蛋奶、11%的蔬菜、12%的水果和13%的水产品。农产品出口连续26年居全国第一,贸易伙伴遍及2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布,为山东以更加精准的举措、更加务实的行动强农固本,朝着建设农业强省目标扎实迈进,凝聚了合力、增强了动力、激发了活力。


千方百计抓好农业生产。瞄准关键生产要素,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始终是“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为让全国人民的饭碗里装上更多的“山东粮”,山东坚定扛牢农业大省责任,深挖设施农业、畜牧业、海洋渔业、盐碱地综合利用等潜力,大力发展高效、生态、绿色农业。通过推广良种培育、精准灌溉、病虫害绿色防控等现代农业技术,不断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2024年,山东全省农林牧渔总产值达到12832.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9%。农业经济总量连续3年稳定在1.2万亿元以上,既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又实现了农民增收致富,为农业强国建设作出了“山东贡献”,展现了“山东担当”。

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山东依托乡村特色资源,顺应产业发展规律,做深做实“土特产”文章,在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上下功夫,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做强做大农业龙头企业,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从出台支持枣庄石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到制定印发乳山牡蛎等8个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山东启动实施石榴、对虾、深海鱼等省级优势特色农业全产业链提质增效试点14个,累计创建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8个、现代农业产业园17个、产业强镇111个,均居全国前列。2024年,山东国家级、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分别新增22家、198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新增1067家、达到11406家,85%以上农户参与了农业产业化经营,让山东加快建设农业强省有了更多底气。

持续推动乡村建设行动。山东认真学习“千万工程”经验,围绕农村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环境整治、乡风建设,循序渐进、久久为功,推进乡村建设与农业产业、乡村旅游、文化康养、乡村治理、乡风文明互融共促,着力打造景村融合、产村融合、三治融合、城乡融合、共同富裕的新乡村。2024年,山东乡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新改建“四好农村路”7570公里,农村规模化供水率达到95%。10601个村卫生室实现“五有三提升”。村级党组织分类推进整体提升三年行动全面完成。累计创建国家文明村镇246个、省级文明村镇4295个。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让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山东画卷更加可观可感、可期可盼。(文/林伟)

闪电评论,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qilushiping@iqilu.com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