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罗轩 摄影报道
今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蓄势之年。如何打好收官之战,为“十五五”蓄势呢?2月24日,在四川达州市通川区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上,区长覃永利作了详细安排部署。总体来讲,纵深推进“三城三地三片区”发展战略,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奋力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是通川区目前发展的总基调。
达州市通川区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现场
“今年达州市经济总量要突破3000亿元,要求通川贡献增量30亿元以上。这既是动员令,更是进军令。”覃永利说,我们必须肩负主城担当,跳起摸高、全速快跑,以月保季、以季保年,坚决实现全年GDP增速“保7争8”的目标。
具体而言,必须做强产业支撑。坚持大抓工业、重抓制造业,在培育新动能、更新旧动能上加快突破。大力实施经开区产值规模税收“三倍增”计划,加力推动4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建设,挺起工业脊梁。加快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业提质增效、服务业提档升级,实现经济量质齐升。
同时,突出项目为王,把项目投资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抢抓国家一揽子增量政策和战略布局叠加机遇,深度谋划储备重推项目,全力对接争取国省市支持,力争“两新”“两重”、专项债券、中央预算内资金争取工作取得重大突破,以项目加力推动经济加速,夯实发展后劲。
覃永利表示,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根基。坚持新老产业并驾齐驱竞相发展,让传统产业“稳得住”、新兴产业“立得起”、未来产业“跟得上”。“这就要求既要壮大传统优势产业,又要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更要做大做强产业园区。”
同时,坚持大抓项目攻坚,增强发展后劲。勇担国省战略使命,抢抓“两新”“两重”加力扩围机遇,聚焦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投向,切实做好项目谋划储备和落地争取工作;主动融入全国大市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深度融入成渝“双圈”建设,联动万达开区域统筹发展,创新招商模式,建立招商引资“回头看”机制,加强跟踪服务,强化履约落地,让项目招得来、落得快、早投产;持续开展项目攻坚行动,扎实推进28个省市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0亿元以上。
达州市通川区举行的促销费活动
另外,通川区作为达州的主城区,拥有独特的战略位势、巨大的消费市场,要用好政策机遇,扩大消费需求,优化消费供给,增强社会预期,提振市场信心。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降低创新创业成本,以此壮大经营主体;深入开展消费品“以旧换新”、消费环境创建等行动,提升消费体验,以此促进消费升级;深入开展“进千企、解万难、促发展”和“五个专项治理”行动,让各类经营主体安心经营、大胆发展,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