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毛钱一个的塑料袋,是家里的“隐形刺客”!

它们的危害比你想象的要大,小心它们会危害你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哦。

上个月我二姨住院,查出来肝功能异常,医生问半天生活习惯,最后揪出来的凶手您猜是啥?就是她天天拿超市塑料袋装油条包子,有时候还往微波炉里怼!



老太太犟嘴:“这是超市的袋子,没破没漏的,环保!”

真环保吗?实际上这玩意儿比您家楼下炸油条的锅还毒!

您还别不信邪,现在就把冰箱门打开瞅瞅——那些裹着剩菜冻肉的、装着大葱生姜的、塞满速冻饺子的塑料袋,个个都是定时炸弹!

今天,就来看看这些塑料袋到底有啥害处。



01、塑料袋不能这样用

不能装热食:

本以为PE材质塑料袋环保,但只要超过80℃就会有毒,热汤热菜往里一装,塑化剂就会往食物里迁移。

华东理工实验室做过测试,装碗60℃的酸辣汤,10分钟就能检出邻苯二甲酸酯超标3倍!



油脂是帮凶:

装完油炸食品的塑料袋,你可以看看袋子有没有发黏变软。

因为油脂能加快塑化剂迁移。

中疾控数据现实,用塑料袋装油炸食品,塑化剂迁移量比装蔬菜高7.8倍!



不能放进冰箱:

零下18℃就能让塑料袋里的微塑料颗粒迅速往冻肉里钻。

去年央视曝光某品牌速冻水饺,包装袋内层脱落的塑料微粒,显微镜底下看得人头皮发麻!



不要重复使用:

很多人家的塑料袋,都要二次利用,用来装食物瓜果,或者当垃圾袋使。

还有人用来装咸菜,这样塑料微粒会暴涨,进入食物中,危害会非常大。



02、这三类塑料袋赶紧扔

重点来了!现在就跟家里塑料袋来场大清理:

第一种:PVC材质的

瞅瞅透明保鲜膜,要是包装上印着PVC三个字母,直接扔!

这种生产时要加40%的塑化剂才能成型,有实验室做过实验,用它包着的奶酪放冰箱3天,塑化剂含量超标12倍!

更缺德的是,有些黑心商家还往里加铅、镉当稳定剂,这哪是保鲜膜,分明是毒膜。



识别绝招:

① 点火烧:PVC烧起来冒黑烟带刺鼻酸味

② 看标识:正规食品级保鲜膜都是PE或PVDC材质

第二种:非食品级的

有些早餐摊用的是彩色塑料袋,染料里含的偶氮染料遇上高温,分分钟变身致癌炸弹。

上海食药监去年抽检,7成早点摊塑料袋重金属超标,有个装油条的袋子镉含量超标23倍!



避坑指南:

① 认准“食品接触用”标识和QS标志

② 拒绝花里胡哨:越鲜艳的塑料袋越可能是毒王

③ 摸厚度:合格食品袋厚度≥0.015mm,薄如蝉翼的赶紧扔

第三种:在循环使用的

有些人家塑料袋用了好多次,都皱巴巴的了,告诉您个冷知识:塑料袋每用一次,表面就会多3000-5000个微米级裂缝!

武汉大学环境学院做过实验,重复使用3次的塑料袋,微塑料释放量暴涨15倍!

更可怕的是,装过生肉的袋子再装水果,沙门氏菌交叉感染率高达67%!



正确姿势:

① 装过生鲜的直接当垃圾袋

② 最多重复使用2次

③ 发现袋子变黏、有异味、起皱就扔

【结尾】

咱们天天讲究有机蔬菜、进口奶粉,转头让家人吃塑化剂拌饭,这不扯犊子吗?

我自个儿现在出门必带帆布袋,冰箱全换成玻璃保鲜盒。您要说麻烦?是去医院透析麻烦,还是现在勤快点麻烦?

所以,将家中那些塑料袋清理出来,该扔扔,该换换。

要知道,健康才是咱们最大的奢侈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