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阿暖,今年 30 岁,结婚也有好些年头了。和老公一直租房子住,虽说日子不算大富大贵,但也甜甜蜜蜜,充满温馨。
去年,婆婆突然生病,身体变得很虚弱。老公是个孝顺的人,他一脸愁容地跟我说:“老婆,妈身体不好,咱们搬回去和爸妈一起住吧,方便照顾她。” 看着老公为难的样子,我心里一软,便答应了。
回到老家后,我发现小叔子一家也常回来。巧的是,我和妯娌差不多时间怀孕了。一家人都沉浸在新生命即将到来的喜悦中,可谁能想到,这份喜悦背后,竟藏着日后的矛盾。
生产那天,我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女儿,本以为会收获满满的祝福,可婆婆的态度却让我心里有些不是滋味。没几天,妯娌也生了,是个儿子。这下,婆婆的重心全放在了妯娌那边。
月子期间,我们的时间撞在了一起,婆婆毫不犹豫地说要去照顾妯娌。我心里委屈极了,可又不好说什么。好在我请了月嫂,婆婆没几天就回来了。但回来后的婆婆,嘴里念叨的全是孙子,对我的女儿,总是淡淡的,不够热情。
我忍不住向老公抱怨:“你看妈,对孙子和孙女的态度差别也太大了。” 老公却拍拍我的肩膀,笑着说:“你呀,就是想多了,妈不是那种人。” 我看着老公,心里有些无奈,难道真的是我想多了吗?
今年年初一,婆婆把我女儿叫到身边,给了她一个红包。我打开一看,里面是 6000 块钱。说实话,当时我挺意外的,心里还想着,婆婆是不是转性了,对女儿重视起来了。可没过多久,我刷朋友圈的时候,看到小叔子发了一张他儿子拿着红包的照片,配文是:“谢谢奶奶的大红包,1 万块!” 我的心一下子就凉了半截。
我拿着手机,手都有些颤抖,质问婆婆:“妈,你给我女儿 6000,给小叔子家儿子 1 万,这是为什么?” 婆婆一开始还不承认,矢口否认道:“怎么可能,我给的都是一样多。” 我把朋友圈的照片拿给她看,她这才没了话说,沉默了一会儿,才吞吞吐吐地说:“是…… 是给的不一样多。”
老公在一旁听到这些,也生气了,他看着婆婆说:“妈,你怎么能这样呢?都是你的孙辈,怎么能区别对待?” 婆婆却理直气壮地说:“谁让阿暖不争气,生的是女儿!” 听到这话,我的心像被刀割一样,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老公气得脸都红了,他拉着我说:“老婆,咱们搬出去住,这日子没法过了。” 我也下定决心,不能再在这个家里受这种气。我对婆婆说:“以后,让小叔子也多分担照顾你们的责任,不能什么都让我们做。”
这件事让我深刻地感受到,重男轻女这种陈旧思想,就像一根刺,深深地扎在家庭关系里。它不仅伤害了孩子,也让亲人之间产生了难以愈合的裂痕。在家庭责任和亲情面前,公平对待每一个人,才是维护家庭和睦的基础。我希望,这样的事情不要再发生在更多的家庭里,每一个孩子都能被平等地爱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