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重庆频道
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
人民网重庆2月24日电 (刘政宁、姚於)2月23日,“陆海讲读堂”第三期讲座在重庆大剧院开讲。中国积极心理学发起人、清华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系教授彭凯平担纲讲读人,以“从‘内耗’到‘福流’——重塑AI时代的生活掌控力”为主题,为现场观众作出精彩分享。
彭凯平教授长期从事社会心理学、文化心理学、积极心理学、行为经济学、领导决策力等方向研究,多次入选爱思唯尔(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心理学家榜单。20世纪80年代,他作为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复系后首批毕业生留校任教,90年代赴美攻读心理学博士,后任教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系,2008年回国担任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兼系主任,致力于推动国内积极心理学发展,著有《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幸福的种子:我的心理学入门书》《孩子的品格》等18部中英文作品。
“倦怠、焦虑、担忧、抑郁、人际关系冲突等,都容易造成人的自我损耗。”讲座中,彭凯平从心理和生理机制出发,解析了产生精神内耗的原因。他介绍到,大脑中的“杏仁核(形似杏仁的神经组织)”是恐惧和焦虑产生的核心区域,当其过度活跃时,人容易陷入强烈的负面情绪中,而焦虑症患者往往伴随杏仁核活动的长期亢奋。
彭凯平表示,消极情绪会引发防御性悲观和认知虚无主义,而塑造积极心态是理性选择。“相由心生,境随心转。”他表示,积极心态能抑制杏仁核活动,促进多巴胺、内啡肽等“快乐神经递质”分泌,从而使人产生幸福满足的感觉。
那么,如何刺激这些“快乐神经”,提升幸福感呢?彭凯平建议大家每天进行自我肯定,预留一些自我关怀时间,如放松、冥想、给自己做一顿饭等等,同时还可以多去体验生活中的小美好,享受友情、爱情、亲情。
“以前听到积极心理学这几个字时,觉得很空洞。彭教授的讲解让我对这个领域有了更深刻地理解与认识,学到了缓解负面情绪的有效办法。”现场一位观众说道。“陆海讲读堂致力于在专家、学者和百姓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为广大市民提供知识盛宴,让更多人通过这个平台获得思想和心灵的成长。”讲座主办方之一的重庆新华出版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悉,“陆海讲读堂”由重庆市全民阅读活动办公室、重庆新华出版集团策划创办,2024年12月正式启动后,以高质量、高水平的活动内容受到读者的广泛好评,该活动后续将以更加丰富多元的形式每月举办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