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上午,大连市长海跨海大桥项目启动仪式暨全市一季度重点项目开工动员大会在普兰店区皮口街道长海大桥登陆点隆重举行,标志着大连市长海跨海大桥项目取得阶段性进展,从前期谋划准备阶段正式进入“实战”阶段。





▲启动仪式现场

计划建设期5年

2030年建成通车

大连市长海跨海大桥项目(以下简称“长海大桥”)是东北地区首个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建设的跨海大桥,项目由中建股份联合体中标。





▲效果图

项目全长25.5公里(包括跨海段19公里,陆域段6.5公里),项目起点位于长海县大长山岛菜园村北侧与现状G507长长线衔接,经鸳鸯港东侧的岭后向西北方向入海,横穿里长山海峡,于普兰店区皮口港东侧登陆,先后上跨滨海公路、金城铁路、国道G201鹤大线、丹大快铁等主要线路,终点位于鹤大高速皮口收费站与长长线交叉处,与现状长长线相衔接。

项目总投资79亿元,全线采用一级公路技术标准,双向四车道,设计速度为80公里/小时,计划建设期5年,运营期25年,2030年建成通车。



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国家公路体系,突破陆岛联接交通瓶颈,实现陆岛快速通行和全天候通行,同时对服务国家海洋强国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工程亮点

长海大桥是完善国家公路网布局,连通G507跨海通道的恢宏之桥

作为国道G507的预留跨海通道,长海大桥是国道G507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在建投资规模最大的陆岛公路项目,是我国唯一的海岛边境县陆岛大桥,也是东北里程最长的跨海大桥项目。

长海大桥设计以“水滴型”为创意主线,寓意大连以海为生、因海而兴、宜于昌盛的城市构想,桥塔如水欲滴、滋润长海,气势恢宏,将成为城市的新地标。



▲效果图

长海大桥是运用现代化施工工艺,采用绿色低碳新技术的创新之桥

主通航孔桥为双塔斜拉桥,下部结构施工采用海上独立式钢平台,主塔施工采用液压爬模,主梁节段采用桥面吊机吊装;



深水区下部结构采用“无栈桥法”一体化施工平台,减少对周边海域养殖区的影响,主梁采用钢混组合梁,梁场组拼,驳船运梁,浮吊逐孔架设;

浅水区主梁采用预制混凝土中箱梁,提梁站提梁,梁上运梁,架桥机逐孔架设。

皮口侧陆域接线跨丹大快铁桥,采用“支架现浇法+转体法”施工。项目建筑材料首选低碳环保海工高性能混凝土,降低碳排放,实现绿色环保,并提高冻融环境下的混凝土结构使用寿命。

长海大桥是补齐长海陆岛交通短板,升级完善海陆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民生之桥

受潮汐、大风、大雾等多种自然因素限制,长海地区海运每年有60多天无法通航,通航期间也无法实现24小时全天候通航,限制了海岛居民出行和经济社会发展,尤其对岛内医疗卫生、应急救援等工作造成较大影响。

长海大桥建成后,将终结全国唯一海岛边境县——长海县的交通困局,打破现有陆运屏障,增强长海县公共服务能力水平,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效果图

长海大桥是实现陆岛快速连通,助推海岛经济腾飞的发展之桥

作为我市“一环两翼四纵五横”普通干线公路网中的重要“一横”,长海大桥是连接长海与市区的交通纽带。

大桥建成后,将结束长海县对外的水路依赖,构建“全天候生命线”,并为海岛建设提供交通基础设施支撑。



长海大桥是提升长山群岛旅游度假区品质,带动长海整体高质量发展的希望之桥

长海县是东北地区唯一海岛边境县,素有“天然渔仓”美誉。长海大桥将是长海县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经济通道,实现海岛和大陆侧快速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推动长海海洋渔业向深海、集约、高端转型,促进文体旅深度融合,将整体带动长海县经济全面高速发展,成为大连市经济新的增长极和新的发展空间。



来源:大连发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