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标关注猎聘公众号 探寻职场的另一种可能
小林春节前离职,原本想休息3个月再去找工作,可过年期间被一堆亲戚劝“现在大环境不好,工作不好找,赶紧出去找工作吧”。
于是过完年就去找工作,都说春节后是求职黄金期,小林对自己很有信心,已经过去两周时间了,还没收到一份面试。
他开始焦虑起来,是不是自己薪资要求太高了?要不要降低薪资早点找到工作?
小林的焦虑折射出当下一些求职者的困惑:降低自己的期望工资,就能快点找到工作吗?
一起看看下面这些找不到工作的求职者的经历,也许就能找到答案。
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有多难?
@二子
最近2年经历过3次失业。找工作遇到多次线上沟通“已读不回”;面试后等消息最后杳无音信;还有几次面试被骗方案......有一段时间常常在精神内耗自己,感觉自己很糟,天天摆烂,对什么事也提不起兴趣。
可我已经33岁了,要承担的东西多了,房贷、车贷、家庭......不得不去找符合自己预期的高薪工作。
而去新公司,哪怕是以管理的名义来招聘的,去面试的时候也是从员工开始干起。这样一来,选择就很少了。高薪的工作往往也就意味着,要求高、期望高、业绩压力大......毕竟在一个三、四千就能招个大学生的城市里,哪怕只要七、八千的底薪,也没多少公司舍得给。
不过还是能找到的,只不过周期长得让人绝望,动辄就是一两个月。
新工作由于要的工资高,不仅仅做好业务就行了,商务、运营、项目经理、带新人等工作也少不了的。新人总被老板各种PUA、挑刺、压榨,每天加不完的班,做不完的报告,最后还是被辞退,这让我一度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
可生活还要继续,再去找新工作,又是一两个月起步。因为怕家里人担心,只能跑到公园、商场,找个能充电的地方假装工作,实则各类招聘软件刷一遍,然后看看朋友圈哪个老板又招人了。
如果为了发展,就很难找工作。
低薪的工作不是不能干,可没有持续性,老板又喜欢谈感情的时候讲成本,谈待遇的时候讲感情,折腾来折腾去,还会把自己简历搞花。
一般员工给5000,给我6000+1000的管理绩效,就是赏识我了,要我给他卖命,干不了干不了,我宁愿在公园里再待俩月也不去。
降低薪资预期,未必能抢占先机
不可否认,降低薪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助于找到工作的,但很多时候它不并是捷径,而是陷阱。
周新因公司业务收缩,部门整体被裁撤,他不幸被裁员。重新找工作时,他才发现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找了一个月,只收到两个面试,面试了好几轮,最后还是没通过。为了尽快找到工作,他在投递简历时,主动降低了薪资要求,比他上一份工作的薪资还低了20%。
这一次他获得了一个不错的面试机会。面试中,他表现优秀,专业问题对答如流,可最后还是没被录用。
后来,周新通过打听了解到,原来面试官认为录用他有风险,这么优秀的人主动接受减薪20%的工资,心里平衡吗?能干好工作吗?有理由怀疑他只是把公司当做跳板,一旦找到薪资更高的工作就会立刻跳槽。
就这样,周新因为降薪求职,错失了一个很好的工作机会。
而同样是主动降薪,Sophia虽然成功入职了,却后悔了。
Sophia和领导大吵一架后一气之下离职了,仓促间没找到合适的工作,她就将就接受了一个1万2的offer,而她原来薪酬是1万5。
入职后Sophia才发现,新公司钱少工作量却不少,KPI标准高,考核严格,工作一点儿都不轻松,加班加点是常事,压力山大,人际关系还比以前更难搞。
而且因公司业绩不好,这两年涨薪只向少数优秀员工倾斜,作为新员工的Sophia根本就不可能涨薪,选择降薪找工作,后续涨回来太难了,Sophia又想跳槽了。
可如果此时再跳槽,面试的时候,下家公司往往会根据她上一份工作的工资作为定薪的依据,她当前的工资就给她定了调子,决定了她能拿多高的薪水,Sophia悔不当初。
不自降身价,也能找到理想工作
林宇一直在一家小公司工作,这几年一步一个脚印晋升到运营负责人,他希望跳槽到更有发展前途的大公司。
正好行业内一家大厂发布了一则运营岗位招聘启事,招聘要求中特别强调要能够快速提升用户活跃度和留存率,解决当前平台用户增长瓶颈的问题。不过这个岗位比林宇现在的工资要低1000。
林宇没有像其他人那样直接投简历,而是找在该大厂工作的学长了解情况,然后花了三天时间,深入研究该大厂的业务模式、产品特点以及过往的运营数据。他发现该大厂的社交板块虽然用户基数大,但用户互动频率较低。
林宇针对大厂问题,精心修改了简历。在工作经历部分,他详细阐述了自己之前负责内容运营时,通过策划一系列线上互动活动,将用户活跃度提升了30%,用户留存率提高了20%的具体案例,还附上了活动策划方案、数据报表以及领导和同事的评价截图,以证明自己的能力和成果。
投递简历的第二天,林宇就接到了面试。面试时他说出自己对该岗位的理解以及针对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案,面试官对他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并对他的方案展开讨论,林宇进一步展示了自己的能力。
最后面试官问他预期工资的时候,他提出以自己的能力来看,希望不低于现在的薪酬水平。
面试结束后的第三天,林宇就收到了offer,薪资不仅没有降低,反而比他现在高10%。
没有退路,不得不委曲求全
@小北
我做人力资源行业已经10年了,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也会被“优化”。
失业已经4个月了,这4个月就像是一场漫长的黑夜,看不到尽头,也感受不到光亮。
我每天除了刷招聘APP,就是发呆。面试的机会少得可怜,我每一次面试都是精心准备,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可最后只进了3家三面,拿到了1家降薪30%的offer。几经思虑,我还是决定接受了。
给我offer的这家公司,离家特别远,通勤要1个半小时,而且从双休变成了大小周。但更让我难受的是薪资。从原来的稳定收入,到现在连基本生活都难以保障,这种落差让我心里特别难受。
看着银行账户里的余额越来越少,我整夜整夜睡不着觉。我多想给他们更好的生活,可再找不到工作,我都要崩溃了,幸好收到了offer,虽然这份工作不完美,但至少能让我重回职场,我别无选择。
降低自己的期望工资,就能快点找到工作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降低期望或许能让自己的求职范围更广,增加面试机会,但长远来看,是明显弊大于利的。
如果有一天,大家都主动降薪“卷”起来,不敢想象就业市场会变成什么样。
作者丨霍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