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检察公益诉讼立法,积极做好刑诉法修改检察环节研究论证
最高检:积极参与60余部重要法律、法规草案的立法、修法研究工作
正义网北京2月21日电(检察日报记者 徐日丹)“法律政策研究室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立法安排,积极参与生态环境法典、法治宣传教育法、企业破产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仲裁法等60余部重要法律、法规草案的立法、修法研究工作,结合检察职能提出了意见建议,促进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2月24 日上午,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委员、法律政策研究室主任高景峰在“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 持续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检察实践”最高检厅长访谈中介绍说。
据了解,早在2023年9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发布,将修改刑事诉讼法、制定检察公益诉讼法等列为一类立法项目。这些重要立法,都直接关系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法律政策研究室按照最高检党组要求,积极研究论证,提出修法立法建议。
“检察公益诉讼制度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公益保护领域的生动实践和原创性成果。法律政策研究室协同有关各方,加强对立法问题的研究,特别是针对检察公益诉讼法与相关诉讼法的关系定位、人民检察院在公益诉讼中的法律地位、人民检察院如何启动二审等问题,形成系列研究报告,协同最高检相关部门以及全国人大有关部门,推动立法工作顺利推进。”高景峰介绍道。
据了解,过去一年,法律政策研究室牵头提出立法建议,推动在矿产资源法、文物保护法中明确规定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增加法律供给,进一步拓展了检察公益诉讼案件范围。
“后续我们将进一步协同最高检相关部门,加强检察公益诉讼实践成效的总结提炼和理论研究,为持续推动检察公益诉讼专门立法、完善检察公益诉讼制度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高景峰表示。
刑事诉讼法的修改是法治建设领域的一件大事,是法学理论界、司法实务界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检察机关全过程参与、全流程监督刑事诉讼,最高检党组对刑诉法修改高度重视,多次就刑诉法修改工作进行专门研究。
据了解,2024年,法律政策研究室对2017年以来的全国检察业务数据进行全面分析,就指定居所监视居住、规范不起诉适用等重要问题形成专题报告;赴新疆、湖北等四地实地调研,依托检察应用理论课题与四川、江苏、福建等省级院开展专题调研;联合中国人民大学举办刑诉法修改专题研讨会,与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共同举办刑事诉讼法修改研讨交流会,形成刑诉法修改涉检议题征求意见稿,充分听取专家学者意见建议。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专章部署‘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对‘健全公正执法司法体制机制’提出具体改革任务,其中很多任务都需要通过修改刑事诉讼法来落实。接下来,最高检将继续积极配合立法机关做好刑事诉讼法修改的研究论证工作,加强对实践经验的总结提炼,密切与刑事诉讼理论界的对话、交流,为刑事诉讼制度发展完善提供更有力的理论和实践支撑。”高景峰表示。
[责任编辑:杨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