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东头的赵家药铺开了三代,传到赵守仁手里时,已是镇上最大的药铺。三间门脸,朱漆大门,金字招牌上"济世堂"三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赵守仁生得白净,一双眼睛总是笑眯眯的,说话慢声细语。他每日坐在柜台后,手里捧着一本《本草纲目》,眼睛却不时瞟向门外。药铺里飘着淡淡的药香,伙计们穿梭其间,抓药、称重、包药,动作娴熟。

这天晌午,药铺里来了个面生的年轻人。他穿着粗布衣裳,脸色蜡黄,走路时微微佝偻着背。赵守仁抬眼打量了他一番,见他手里攥着一张皱巴巴的药方。

"掌柜的,照这个方子抓药。"年轻人将药方递过来,声音沙哑。

赵守仁接过药方,目光在上面扫过。当归、黄芪、党参......都是些补气血的药材。他抬头看了看年轻人的脸色,笑道:"小哥这是气血两虚啊,得好好补补。"

年轻人点点头,没有说话。

赵守仁转身吩咐伙计抓药,自己则继续翻看《本草纲目》。不一会儿,伙计将包好的药递了过来。赵守仁接过药包,在手里掂了掂,又打开看了看,这才递给年轻人。

"一共三钱银子。"

年轻人从怀里摸出几个铜板,数了数,又摸了摸口袋,脸上露出窘迫的神色。赵守仁见状,笑道:"小哥若是手头紧,可以先赊着。"

年轻人摇摇头,将铜板放在柜台上:"这些先付着,剩下的我过几日送来。"

赵守仁点点头,目送年轻人离开。他转身将铜板收进抽屉,又从柜台下取出一个小本子,在上面记了一笔。

傍晚时分,药铺里来了个不速之客。李郎中拄着拐杖,颤巍巍地走了进来。他是镇上有名的老中医,医术高明,为人耿直。

"赵掌柜,"李郎中径直走到柜台前,将一包药重重地放在柜台上,"你这药里掺的是什么?"

赵守仁心里"咯噔"一下,脸上却不动声色:"李老,您这话从何说起?"

"从何说起?"李郎中冷笑一声,"这当归里掺的是萝卜片,黄芪里混的是甘草根,党参更是假的!"

赵守仁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他强笑道:"李老,您怕是看错了吧?这些可都是上等药材......"

"上等药材?"李郎中打断他的话,"我行医几十年,还分不清真假药材?赵掌柜,你这是要人命啊!"

赵守仁正要辩解,门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声。只见一群人簇拥着一个人冲了进来,正是中午来抓药的年轻人。此刻他脸色发青,口吐白沫,已经不省人事。

"赵掌柜!你给抓的什么药?我儿子喝了就成这样了!"一个中年妇女扑到柜台前,声嘶力竭地哭喊。

赵守仁脸色煞白,双腿发软。他知道,自己这次是躲不过去了。那些掺假的药材,竟真的出了人命。

李郎中见状,连忙上前查看年轻人的情况。他翻开年轻人的眼皮看了看,又摸了摸脉搏,转身对赵守仁喝道:"快拿解毒的药材来!"

赵守仁如梦初醒,连忙跑进后堂。不一会儿,他捧着一包药材跑了出来。李郎中接过药材,仔细看了看,吩咐道:"快去煎药!"

伙计们手忙脚乱地煎药,药铺里弥漫着苦涩的药香。李郎中一边指挥,一边给年轻人施针。赵守仁站在一旁,手足无措,额头上冷汗直流。

终于,药煎好了。李郎中小心翼翼地给年轻人灌下。过了约莫一刻钟,年轻人的脸色渐渐好转,呼吸也平稳下来。

"命是保住了,"李郎中长舒一口气,"不过还得调养些时日。"

中年妇女闻言,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连连磕头:"多谢李郎中!多谢李郎中!"

李郎中摆摆手,转身看向赵守仁。赵守仁低着头,不敢与他对视。

"赵掌柜,"李郎中叹了口气,"你可知道,行医卖药,最要紧的是什么?"

赵守仁摇摇头。



"是良心。"李郎中一字一顿地说,"没有良心,再好的医术也是害人。"

赵守仁浑身一震,抬起头来。他看到李郎中浑浊的眼睛里,闪烁着慈悲的光芒。

"我......"赵守仁张了张嘴,却说不出话来。

"从明天起,你来我医馆帮忙吧。"李郎中说,"我教你认药、把脉、开方。不过有个条件——"

"什么条件?"赵守仁急忙问道。

"把你那些假药,全都烧了。"

赵守仁愣住了。他看着柜台上那包掺假的药材,又看了看躺在长椅上的年轻人,终于重重地点了点头。

第二天一早,赵守仁就在药铺门口支起了一口大锅。他将所有掺假的药材倒进锅里,点起了火。浓烟滚滚,药香四溢。镇上的人围在四周,指指点点。

赵守仁站在锅前,看着火焰吞噬那些假药,心里五味杂陈。他知道,从今天起,他要重新开始了。

从此以后,赵守仁每天早早地来到李郎中的医馆。他跟着李郎中学习认药、把脉、开方。晚上回到家,他就捧着医书苦读。渐渐地,他学会了辨别药材的真伪,掌握了基本的医术。

一年后,赵守仁重新开张了"济世堂"。这一次,他不再卖假药,而是用心经营。他每天早早地来到药铺,仔细检查每一味药材。病人来了,他就耐心地问诊,认真地开方。

镇上的人都说,赵掌柜变了。他的药铺里,再也没有出现过假药。那些曾经受过他欺骗的人,也渐渐原谅了他。

多年后,赵守仁成了镇上最有名的中医。他的药铺里,每天人来人往,生意红火。然而,他始终记得李郎中的话:行医卖药,最要紧的是良心。

每当有年轻人来学医,赵守仁总会给他们讲那个关于假药的故事。他说:"医者仁心,药者良心。没有良心,再好的医术也是害人。"

夕阳西下,赵守仁站在药铺门口,看着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他摸了摸胸前的玉佩,那是李郎中临终前送给他的。玉佩上刻着四个字:医者仁心。

赵守仁知道,这四个字,将伴随他一生。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