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了不准强制购物!不准,不允许,全面禁止……
可惜,全国各地的旅游监管部门天天喊大口号,还是有人不断挑战规则底线,非要一次又一次抹黑旅游景点吗?
2月23日,有IP地址显示在张家界武陵源景区的游客发帖吐槽——
自己参加的旅行团声称没有强制购物,却让游客在购物商店停留4个多小时!
不仅如此,导游在大巴车上还不停抱怨,称别的团都消费几万买翡翠玉石,他带的这个团彩消费1000元,让他很没面子……
每每见到强制购物这种事,笔者都觉得不可思议……
这些导游们,是哪里来的自信和一犯再犯的决心?
游客不买东西似乎是对不起他们八辈祖宗了?什么乱七八糟的逻辑?
爆料网友还发布了一段他在大巴车上偷偷录音的音频,一名男导游恬不知耻的埋怨大家,别的团到这两个地方(两家购物店)消费都好几万,可是自己带的这个团全部加起来才卖了1000多……
男导游表示,自己要养家养老婆孩子,出来干这个就是为了挣钱。据说当天还下雨,如果不是为了挣钱,还不如在家待着舒坦……
翻译一下导游的“潜台词”:
你们对得起我吗?对得起下雨天还出来接待你们的我吗?你们对不起!
因为你们消费太少了,我挣不着钱!那就是你们的过错,你们好意思吗?心不会痛吗?
听听,大家听完导游的心声后,会不会想笑?
太可笑了!强词夺理在这些“黑导游”的身上被演绎得淋漓尽致呢,还指责别人好不好意思?你们害不害臊?
国家相关部门三令五申“禁止强制购物”,可是导游们却如同着魔般前赴后继的“试探底线”……
那些出了问题就说“停职调查”的相关部门快来看一看,正是由于你们的管理松懈,处罚力度不够,导致强制购物乱象丛生!
2月23日,张家界武陵源文旅局发布了情况通报,承认反馈的事情属实!
导游陈某因游客购物少在车上发表了不当言论,当晚开始启动了调查程序……
又是熟悉的说辞,熟悉的处理“配方”,接下来的结果会不会还是“熟悉的味道”?
其实,笔者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
为什么每次爆料出的黑导游说辞几乎都是一模一样?
不是嫌弃带头游客消费的少,让他赚不了钱;就是讽刺游客穷,没钱就别出来旅游……
导游们一个个颐指气使,教训其游客跟教训自家儿子一个态度!他们凭什么?他们有什么底气这么做?
是谁灌输给导游这样错误的逻辑思维?亦或者是导游这个行业的盈利模式原本就“扭曲变态”?
谁来真正扭转这个错误的局面?
出了事,录音、曝了光,相关景区执法部门立刻出来“通报几句”了事,后来呢?结果呢?宰客、强制购物依旧光明正大的进行着……
谁之错?谁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