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报道,中国和菲律宾近日举行南海问题双边磋商机制(BCM)第十次会议,这是2025年中菲举行的首次BCM会议。接受《环球时报》采访的专家表示,此次会议的举行对外释放了积极信号,会议期间双方就相关问题表达关切,中方也进一步阐述自身立场,警告菲律宾的做法无益于南海问题的解决,对话协商才是正道。 消息显示,中国外交部副部长陈晓东同菲律宾外交部副部长拉扎罗在福建厦门共同主持召开此次会议。双方就南海形势坦诚、建设性地交换了意见。
在会议中,中方就菲方近期的海上侵权挑衅活动及炒作中菲涉海争议提出了严正交涉,要求菲方严格遵守《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规定,通过对话协商妥善处理分歧,共同管控海上局势,推动双边关系早日重回正轨。双方重申维护南海和平稳定的重要性,认为这符合包括中菲在内的地区国家的共同利益。双方同意加强涉海对话沟通联系,妥善处理海上矛盾分歧,并继续推进海警、海洋科技与环保等各领域的务实合作。
菲律宾军舰(资料图)
中菲南海问题双边磋商机制在处理南海争议中一直发挥着关键作用。按照惯例,该机制每年应召开两次会议,为两国提供了重要的沟通平台。借助机制性对话,双方可以有效避免因信息不畅导致的误判,防止陷入 “隔空喊话” 引发的情绪对抗。定期的接触与磋商,既有助于增进彼此的了解、互信,也是推动务实合作、探索南海争议和平解决方案的必要步骤。然而,菲律宾在外交层面正逐渐陷入孤立。美国虽表面上支持菲律宾,但实际上只是将其当作遏制中国的工具。
据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报道,外交部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上宣布,经双方商定,第31次中国-东盟高官磋商于近日在浙江宁波举行。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将率团出席,并同中国-东盟关系协调国、2025年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东盟事务高官阿姆兰共同主持会议。中方希望通过本次磋商,推进落实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重要共识,就新形势下东亚合作深入沟通,并就共同关心的地区和国际问题交换看法,推动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向前发展。
南海(资料图)
此次磋商的另一大亮点是促进经贸合作。中国与东盟的合作早已不是纸上谈兵,而是越来越走向实质性进展。双方不仅致力于扩大贸易量,更在贸易政策、产业链合作、投资环境等多方面谋求突破。如今,东盟已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未来的经济合作潜力巨大。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进,中方与东盟将在技术、能源、环保等领域达成更多合作,这无疑将为全球经济注入更多“强心剂”。
进入新年以来,南海变得越来越不平静,越南菲律宾纷纷趁机搅局,形势比想象的复杂,面对挑战,中国以静制动,邀请10国来浙江面谈,这一次,主动权仍在我国手里!近期以来,各国军舰出动,都想在南海秀一把肌肉,南海变得比以往都热闹。第一件事,就在1月中旬,中菲在我国福建厦门,举行第10次南海磋商机制,虽然双方进行了积极的交流,但分歧比预期的要大。当双方在交流的时候,菲律宾竟然在我国南海周边举行了一次军演,试图以此表达对抗的决心。
航母(资料图)
事实上,在国际局势越发动荡的背景下,维护南海区域的和平与稳定,应该成为各国的共同目标。在此过程中,菲律宾和越南等国家所进行的单方面扩建,或其他军事行动,都只会进一步激化区域矛盾。也就是说,各方最应该做的,就是保持克制,尽力寻求和平解决争端的路径,并共同推动地区合作与发展。也只有这样,南海才能真正成为和平与合作的海洋,而非冲突和对抗的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