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不破皮的前提下,让功效成分更好进入皮肤?以物理促渗技术为核心,“电子面膜”的横空出世,或将给行业带来一种新的解法。
01
第十四章推出BIOCELLINE电子皮肤
近日,作为精准护肤赛道的新型产品,上海拜思丽实业有限公司旗下功能性护肤品牌第十四章发布了一款“电子皮肤”(电子面膜),全称是“拜思丽微电场美容增效仪/柔性类生物电渗透膜(BIOCELLINE microcurrent field enhancer)” 。
电子皮肤内置钛合金网络(厚度不到0.5mm),包含柔性可降解电池,已获得ESG与CE认证。整体像一张面膜,与皮肤三维表面完美贴合,一旦被高含量活性成分的精华水浸湿,这张面膜可以导电(72小时失效)并传递微电流,促进活性成分的透皮吸收。
据第十四章品牌创始人——拥有20余年成分和生物学机制专研经验的梅鹤祥介绍,电子皮肤利用柔性印刷电子技术,在面部进行电场操作,从而提高护肤品的吸收率。
其技术关键是电。正面锡纸层能够更好地传导电流;反面则是正负极电极网络,构建了一个全脸分布均衡的电池系统,黑色的图案是印刷上去的电池(正极+,负极-),使用时,整张脸都会感受到微电流的存在。
本质上,它是一个3C电子产品,一个不需外接电源的柔性穿戴设备。目前,BIOCELLINE电子皮肤已获得CE认证证书(欧盟EMC)、RoHS证书(欧盟环保认证)。此外,REACH(欧盟化学认证)、CP65(美国有害物质测试)已在受理中。
为什么要出一款以电为核心的促渗设备?
一言蔽之,在功能性护肤品的基础上,叠加纳米导电技术,能实现1+1大于2的皮肤护理效果。
梅鹤祥表示,电是自然界的一种现象,也是一种能量形式。实际上,电是生命起源的因素之一。在皮肤健康方面,电的作用尤为重要。正常情况下,皮肤表面是完整的,但当皮肤被擦伤后,受伤部位会带正电。这种正电荷有以下几种作用:
1.抑制微生物感染:正电荷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防止伤口感染。
2.促进细胞分化和迁移:皮肤中有很多干细胞,受伤后这些细胞会分化并向伤口部位迁移。细胞的分裂和增值也需要电的作用。
3.促进细胞间基质(ECM)的重整:在组织修复过程中,细胞间基质(ECM)中的成分(如透明质酸和细胞外基质)可以通过电信号驱动细胞的迁移和增殖。例如,受伤部位的正电荷可以吸引带负电的细胞,促进细胞向伤口部位迁移,从而加速组织修复。多项研究表明电刺激在促进胶原蛋白生成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电子皮肤通过借助分布式电源产生的电流实现电渗透的物理手段,可以促进有效成分的渗透,无损伤、无感染风险,这种方式同时结合细胞膜的生理电位,可以对皮肤同时、瞬时调控,如敏感性皮肤,抑制炎症反应、创伤愈合、淡化色素、促进胶原蛋白表达等多重作用。
“可以视其为一种密集修护产品,适合每月使用一次。该产品的设计初衷其实是为线下的美容机构去服务,已经进驻优时颜医学美容中心,未来会进一步拓展线下渠道。”
据梅鹤祥透露,该产品的促渗效果已经得到了专业机构的数据和文章的有力支持。
“电子皮肤属于新质生产力的一种典型创新,国际上目前仅拜思丽有这一技术,还在专利中。”也就是说,市面上几乎没有竞品。
02
美妆巨头开始瞄准物理促渗产品
在皮肤护理领域,化妆品的功效不仅取决于成分本身,还与成分的透皮吸收效率密切相关,如何将功效成分精准递送至皮肤的目标部位,一直是行业关注的重难点。
涂抹化妆品促渗透技术主要分为化学、物理和生物以及药剂学四种方式,福建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文科普表示。
药剂学技术发展较快,内容丰富,是化妆品中应用最多的透皮促进技术,它包括纳米技术、脂质体、微胶囊、微乳液技术等。
而物理促渗技术正在成为一个亟待开发的宝库。
物理促渗技术指的是通过物理手段改变皮肤角质层结构,从而增强成分的渗透性。常见的技术包括:
1.微针技术:通过微针穿透角质层,形成微通道,帮助活性成分直接进入皮肤表皮层。可溶性微针是当前的研究热点。2.离子电渗:通过外部电极施加微电流,驱动分子穿过角质层,显著提高小分子肽等成分的渗透率。3.超声波:低频超声波能够安全地促进水溶性物质的渗透,常用于可穿戴美容设备。
电子皮肤正是第十四章通过物理手段促进成分输送的代表产品。
除了第十四章,集成电路与系统增材制造商“绿展科技”也将目光瞄准了微电流,旗下科技护肤“荷妮”品牌在去年底推出一款充电式“电子面膜”,售价159元。执行的安全标准是《家用和类似用途皮肤美容器》,充电后可重复使用,不过,其膜布电极片面积3200mm²,只在有图案的区域导电,定点护理。
日本美妆巨头资生堂在近日上新了一种新型微针产品MicroClick Concentrate,该产品对皮肤施加压力以增强渗透力,专门针对皮肤松弛、皱纹和改善屏障功能而设计。资生堂相关研究人员表示:“新一代微针能够将活性成分输送到(深层)皮肤中。药物渗透性评估显示,新一代微针能够显著增强烟酰胺等水溶性活性成分的渗透性,同时使其能够快速、深入地输送。”
资生堂已在SHISEIDO Bio Performance系列(资生堂百优)中推出该项技术,并将于5月1日其在日本正式发售MicroClick Concentrate产品,售价为36300日元(约合人民币1699元,按当下汇率)。
欧莱雅集团在Viva Tech 2024上展示了旗下高端护肤品牌兰蔻的首款家用微针设备Rénergie Nano-Resurfacer | 400 Booster by Lancôme,专门开发用于促进化妆品渗入角质层并增强产品性能。品牌称,该设备顶端由400个超精确纳米点组成,能产生临床级结果而不会引起任何疼痛,专门用于家庭使用,适用于所有皮肤类型,甚至敏感皮肤。
03
成分党/功效党之后,或迎来促渗党
行业领军者常常走在消费者前面,先一步探查到消费者尚未外显的需求。
根据艾媒咨询的报告,2024年中国消费者在购买化妆品时,最关注的因素是产品成分(58.8%)和产品功效(41.4%)。超过30%的消费者认为化妆品的主要问题是产品描述模糊和功效持续时间短。这说明消费者对护肤品的需求不再局限于成分和功效,对成分的实际吸收效率和作用效果的关注度正在增加。
作为一种创新的智能护肤产品,“电子皮肤”“微针仪器”等创新产品正在通过提高成分的透皮效率,改变人们对精准护肤的认知。
“中国消费者是迄今为止使用美容技术最开放的,设备市场正在蓬勃发展。”欧莱雅集团数智美妆与开放式创新全球董事总经理Guive Balooch指出,这使得将科技与美妆相结合的创新产品在中国具有极大的市场需求。
随着化妆品行业监管趋严和消费者对产品安全与功效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成分党”和“功效党”已经成为美妆行业主要消费群体。未来,随着消费者对透皮效率的关注度进一步提升,促使品牌更加注重成分的输送体系,与之同步的,市场有望迎来进阶的“透皮效率党”或“促渗党”的崛起。
在消费者对透皮效率和成分输送体系的双重关注下,美妆行业正迎来新的变革机遇。品牌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将成为未来美妆市场发展的关键,为消费者带来更高效、更精准的美肤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