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子跟着三观走,三观跟着热度走。

太多没有判断力的人,被网上的鸡汤牵着脑子向前走。

不管真实与否,反正就是网上说什么就是什么。

尤其是一些感人肺腑的大师讲座,更是潜藏着巨大的阴谋与黑暗!



凡是“哲学大师”露面,一演讲二哭泣三卖书已经成为惯用伎俩。

“国学大师”之女于丹被抵制,一人坐拥13个身份的大冰割遍粉丝韭菜。

有这些忽悠大师在,我国群众早晚会被骗成傻子!



真假大师

本该是鼓励人的话语,却成为了资本家手中的赚钱工具。

只要有心灵导师出现的地方,不是感恩就是哭泣。

所谓的大师到底是心灵导师还是卖书老师?



曾经的于丹风光无限,走到哪都是众星捧月般的存在。

得益于儿时在北京四合院的成长环境,于丹自小便是满腹经纶的才女。

从幼时的练魏碑到读论语,再到长大后迈入古典文学从事影视工作。



于丹的人生每一步似乎都和文学艺术脱不开关系。

有着旗人出身的姥姥,以及被誉为“国学大家”的父亲于廉。

于丹所拿到的人生剧本,出生就已经站到了他人的人生的终点。



也正因家庭的文学培养,于丹才能成为北京师范大学影视讲堂上的人民教师。

身为北师大的教师,于丹的课堂讲座几乎遍布全国各个顶尖学府。

可在北京大学,于丹却被轰下讲堂,最终跌落神坛!



随着于丹的成名,与之而来的是占领这位人民教师内心的利益。

在商业利益,面前,于丹早就已经忘记了为人师表的初心。

本该是授人以渔的课堂,被于丹加注了所有的商业价值。



于丹的演讲和作品慢慢被商业裹挟,成为不折不扣的资本产物。

就连于丹的出场费也随着一涨再涨,甚至报价一度飙升到1000余万。

当老师与利益挂钩,那将不配再为人师表。

除了于丹注重商业利益之外,真正让于丹跌落神坛的原因当属黑丝评昆区!



北大学子怒轰于丹

纵使为人师表,也是德不配位。

当时小有名气的于丹,被北京大学邀请前去进行演讲。

那时的于丹,口碑已经不似从前辉煌,可以说正在逐步下滑。



前往全国最顶尖的学府讲课,对于丹来讲是个挽回口碑的良机。

如果这次演讲能成功,那么于丹将会打出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可于丹似乎依旧沉浸在自己的商业利益之中,最终让自己走下神坛。



俗话讲,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这位自诩为“国学大师”传人的于丹,在北大的讲台丢尽了脸。

小黑丝身上穿,小高跟脚上蹬,于丹就以这样世俗的形象出现在了昆曲的讲堂上。



昆曲身为世界级的非遗戏曲,有着“百戏之祖”的称号。

况且在如此庄重的北大讲座之上,于丹的这身轻浮穿搭显得如此格格不入。

加上于丹当时的所作所为,让台下的学生不仅唏嘘躁动起来,欲想将于丹赶下台。



超短裙、黑丝这类不合时宜的搭配出现在昆曲的演出之上。

无疑是于丹自作自受,学生的喝倒彩和驱赶让于丹在北大颜面尽失。

本就成为众矢之地的于丹,最终为自己的轻浮买了单。



本就已经沦为笑柄的于丹,非但不安分,反而更加的猖狂。

在于丹一系列的谜之操作之后,口碑一降再降。

这次的于丹,竟直接丢人丢到国外去了!



对翻译人员的出言不逊,以及大闹伦敦街头等事件的爆出。

让于丹彻底的滚下“国学大师”的神坛,毫无反转之机。

比起于丹,下面这位一人坐拥13重身份的学者更是割遍全国人民的韭菜!



多重身份的作家

没有学者年年挨骂,除非你是大冰。

早期的大冰是典型的文艺作家代表,在当作家的同时更是民谣歌手和油画画师。

可大冰对自己身份的多重开发似乎有点异于常人的情有独钟。



幼时的大冰受到家庭的影响,整日都泡在文学古籍当中。

在文字的冲击下,大冰的心中也燃起了对文学的向往之心。

历经多年的学习生涯之后,大冰也成为了一个肚子里稍有墨水的作家。



由大冰一手为自己量身打造的“小蓝书”系列,让大冰赚得盆满钵满。

累积超千万的销售量,让大冰火遍大江南北。

而当书迷打开大冰的书,才会发现第一页就别有洞天!



作家、某卫视首席主持人、民谣歌手、老背包客等等一系列的身份朝着读者袭来。

单单是一页,就已经被大冰如数家珍的身份包围。

这种多重的身份也让大冰一时间遭受到了不少的非议。



可非议归非议,非议越大热度就越高,大冰赚得也就越多。

继多重身份之后,大冰又开起了属于自己的大冰小屋。

开遍全国各地的大冰小屋,让大冰再次赚得盆满钵满。

可在大冰逐步成名的背后,却让这位“精神导师”惨遭数年的沉寂。



随着大冰的走红,大冰所出版的“小蓝书”系列被越来越多的人解析。

长达十几个的身份前缀让“1冰=15人”的笑梗充斥着网络。

再加上大冰毫无逻辑的文章作品,让大冰的口碑一落千丈。



大冰所出版的书籍中,一些低俗不堪的文字也被深扒出来。

与此同时,大冰在卖书不成的夹缝中,硬生生地开辟出了另一条路。



贩卖情怀和无病呻吟在大冰的口中是手到擒来。

当大冰忽悠台下的观众到达高潮的时候,就会顺手贩卖一手过期的情怀。

无数在情感制高点的人,都会陷入大冰的忽悠被割韭菜。



日复一日的手段让大冰,渐渐消耗掉了自己最后的一丝路人缘。

从最初追逐文学梦的作家到现在受尽嘲讽的“大冰文学”。

大冰的文学事业成为了网友口中的笑柄。



但最近随着直播的兴起,大冰又加入到了直播的浪潮之中。

随着直播风格的出圈,大冰再一次地走到了网友的面前。

这次的大冰能否抓住热度,挽回口碑依旧是个未知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