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建设保障房是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而配售型保障性住房轮候库建设工作则是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重要一环。近日,住建部在山东省青岛市召开的推进配售型保障性住房轮候库建设工作现场会上要求,各地要把轮候库建设工作抓实抓好,切实推动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建设落地见效。
多地保障房轮候库建设工作加速推进
会议提出,要加快推进轮候库建设,加大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充分发挥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建设对惠民生、促转型、稳经济的重要作用。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包括青岛、沈阳、大连、哈尔滨、西安、杭州和福州等城市在保障性住房轮候库建设方面具有一定的经验和做法。
以青岛为例,2024年7月19日,青岛市配售型保障性住房轮候服务系统面向社会开放。据悉,青岛市住建局仅利用3个月时间,便建立了配售型保障性住房轮候库管理制度,开发建设了轮候服务系统,基本实现申请“一网通办”、审核“秒审秒批”、数据“实时共享”。
在完善政策体系方面,青岛市印发实施方案、配售方案、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等多个文件,形成“1+N”政策体系,结合自身实际合理确定保障对象和准入条件。
同时,线下设置市、区、街三级服务窗口,线上开发建设网上轮候服务系统。并通过大数据政务平台实时获取住房城乡建设、自规、人社等多部门数据,实现审核“智能比对”、快速完成。
截至目前,已有1.3万余户家庭完成注册,2700户家庭纳入轮候库排序。并将在此基础上坚持“以需定建”“以需定购”,确定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十五五”规划和年度计划。
抓好四项工作内容
建设保障性住房轮候库一方面有助于准确掌握保障对象的具体需求和有序管理,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资源浪费,确保房源供应和分配精准到位。
本次会上明确要求,各地要抓好规划计划编制。要根据本地区配售型保障性住房轮候需求,研究制定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建设筹集行动方案,将轮候需求纳入年度建设筹集计划。
政策机制方面,要出台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管理办法,制定在本市县统一适用的配售条件和标准,明确保障对象、准入条件、轮候排序、退出机制等管理流程和政策指引,建立常态化申请受理机制和部门联合审核机制。
政策宣传上,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多种渠道,做好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申请条件、渠道、流程等相关政策信息公开。
此外,在信息系统使用方面,要与住建部信息中心做好对接。结合实际配置和完善好轮候库信息系统,确保轮候库建设工作顺利推进。充分利用保障性住房管理信息平台,填报项目开工、建设、收购、配售和轮候等情况,确保数据真实准确、更新及时。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表示,通过建立配售型保障性住房轮候库,能够助力实现“以需定建”“以人定房”,有助于各地保障性住房供给更加紧密地与市场需求相结合,防范出现“为供给而供给”的现象。未来,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的供给量有望进一步增加,同时房源的筹建和供给也会更加精准,更好满足刚性住房需求。
击上方公众号,阅读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