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消息,当地时间2月20日,王毅外长在南非会见俄外长拉夫罗夫,双方讨论了俄乌冲突等问题。
随着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中俄两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合作备受关注。俄乌冲突爆发后,中俄在国际事务中合作紧密,联合国投票和多边会议上都保持高度一致。不过,在俄乌冲突这一敏感问题上,中俄之间也存在一些分歧。美俄开始和谈后,这种分歧逐渐显现,但这并非意味着中俄关系出现裂痕,只是两国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存在差异。
在俄乌冲突的和谈参与方问题上,中俄看法不同。俄罗斯方面反对欧盟和英国参加和谈。2月18日,俄罗斯驻联合国大使瓦西里·涅边贾指出,欧盟和英国之前在“明斯克协议”中没有履行承诺,导致欧洲局势恶化。从过往历史看,美欧曾向俄罗斯承诺,只要俄方从德国撤出40万军队,并同意德国统一和加入北约,就不会进行北约东扩,可后来北约连续进行五次大规模东扩,引发了克里米亚危机。
俄乌冲突(资料图)
而且十年前的“新明斯克协议”,欧洲作为担保方也没促成协议有效执行。俄罗斯担心重蹈覆辙,不想再被欧盟和英国欺骗。另外,从美俄目前放出的消息看,特朗普已经同意俄罗斯对乌东四洲的占领,同时拒绝乌克兰加入北约的请求,这对俄罗斯有利。而欧盟和英国主张让乌克兰加入北约,若让欧盟和英国参加谈判,短时间内难以达成停战协议。
中国在这一问题上的立场与俄罗斯不同。中国驻联合国大使傅聪强调,中方希望各方与相关利益者都能参与到和平谈判的进程中,争取达成一个公平、持久且具约束力的和平协议。王毅外长在联合国安理会高级别会议发言时也指出,中国从危机发生后就倡导政治解决,坚持劝和促谈,支持一切有利于和平的努力,支持探讨形成公平、有效、可持续的安全框架,实现欧洲的长治久安。王毅外长还在之前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强调,任何冲突的终点都是谈判桌,历史最终一定是公正的。中方乐见一切致力于和平的努力,并期待所有当事方和利益攸关方都能适时参与到和谈的进程中。
俄乌冲突(资料图)
中方认为,要实现真正的持久和平,需确保所有相关方都能平等参与和谈,充分表达各自立场与关切,找到最大公约数。要是美俄执意不让欧洲参与和谈,就算达成了临时停火协议,最后也可能因为缺乏有效执行和监管,让和谈白费力气,甚至引发新一轮冲突。
在美俄关系变化的背景下,中俄外长的这次会面意义重大。美俄外长在沙特举行会谈并达成有关结束俄乌冲突的共识,西方媒体趁机炒作美俄“世纪和解”,还说美俄将联手对抗中国。但在拉夫罗夫向中方通报美俄会谈内容后,王毅外长指出,无论形势怎么变,中俄友好的根基牢不可破。这表明,不管美国等西方国家有什么打算,中俄关系都不会受影响,俄罗斯也不会倒向美国。
拉夫罗夫(资料图)
从俄罗斯国内情况看,一直有一帮“亲美派”,要是美国给俄罗斯一些好处,这些人可能会活跃起来,影响俄罗斯的战略实施。中俄外长会面,也能对这些人起到一定警示作用。从全球多极化趋势来看,中俄带头对抗霸权,让越来越多国家敢于对美国说“不”。如果俄罗斯倒向美国,其他国家会担心对抗霸权的压力都落到自己身上,不利于全球多极化发展。而中俄外长会面,给全球广大发展中国家吃了颗定心丸,表明中俄会坚定站在一起。俄罗斯外长也表示,中俄都坚持多极化,是复杂动荡世界中的稳定因素,俄方高度认同中方提出的全球倡议,高度评价中俄高水平互信。
总的来说,虽然中俄在俄乌冲突和谈参与方问题上存在分歧,但中俄友好关系根基牢固。对于俄罗斯而言,美俄关系可以争取改善,但中俄关系一定要搞好。在国际局势复杂多变的当下,中俄保持战略协作,对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