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理会改革是这些年国际社会反复提及的一个话题,可是怎么改,从哪里入手,改革目标是什么,这些问题必须弄清楚,否则就会走入死胡同,甚至可能越改越糟。
据环球网报道,本周二,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作为安理会轮值主席国,中国外长王毅以联合国安理会“践行多边主义,改革完善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主持者的身份,阐述了中方对安理会改革的立场,并为安理会改革定调。
安理会
在王毅外长看来,安理会改革应以天下为公为基准。
要知道,现在嚷嚷着要求进入“五常”的那些国家,几乎全是出于私利考虑,要么是想提升国际地位和国家影响,要么是进入“五常”后跟美国搞拉帮结派。
王毅外长认为,允许各国有自己的利益和立场,但是既然进了安理会,就得服从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和共同立场,办事的准绳是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必须客观公正。
那么从哪里入手对安理会进行改革呢?王毅外长认为,重塑“五常”团结是安理会改革的当务之急。
王毅外长
许多国家认为,安理会机制僵化解决不了问题,主要原因是没有引入“新鲜血液”,只要安理会启动扩员,一切问题便能迎刃而解。
但这是片面的,当前安理会存在的主要问题还是不团结。
咱们看,这些年安理会表决的草案很少一次性通过,不是你否就是我否,安理会内部分化令其公信力和执行力大打折扣。
所以正如王毅外长所说,安理会当务之急是让“五常”精诚合作。
改革有入手的角度了,那么怎么才能让安理会改革有效果呢?王毅外长给出的答案是:言出必行。
五常
这是非常重要的,改革方案再好,可是如果各国做不到言出必行的话,改革也就失去了意义。
王毅外长认为,安理会成员必须意识到,安理会通过的决议具有法律效力,必须不折不扣的执行,绝对不能搞双标。
最后,王毅外长谈到了安理会改革的目标,那就是改革完善,让安理会变得更具代表性,更有行动力,直言中方支持作出特殊安排,优先解决对非洲的历史不公。
毫不夸张的说,王毅外长的这番论述,可以当作安理会改革的一个完整指南,接下来就应该这么改。
非盟
乍一看王毅外长就提了四点,可对那些想进入安理会的国家而言,可不是那么容易办到的。
尤其是第一点天下为公,以此为基准,像印度和日本这些喊着“入常”的国家,都将被拒之门外,即便有美国力挺,也只能是空欢喜一场。
就拿印度来说,让他以天下为公为准绳,恐怕比印度在100年内从一个发展中国家变成发达国家还要难。
印度总理
原因很简单,美国支持印度“入常”,本身就是基于自身利益考虑,无非想扩大自己在安理会的阵营,如果印度如愿“入常”,那么美国就多了一个小弟。
拿了美国的好处,印度就不可能坚守“天下为公”的底线,他“入常”只会为自己和美国的利益服务。
王毅外长的这席话,算是给各国都提了个醒,若是抱着谋私利的态度寻求“入常”,首先中国这道槛就别想迈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