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财联社报道,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2月20日的例行记者会上,回应了特朗普欲与中国讨论TikTok相关事宜的问题。这一事件引发广泛关注,特朗普给TikTok“不卖就禁用”法律延期75天,背后有着复杂的政治与利益考量,中方也早有应对之策。
回顾TikTok在美国的波折历程,2024年4月,拜登签署法案,要求字节跳动在270天内将TikTok出售给非中国企业,否则2025年1月19日后在美国禁用。2025年1月17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裁定该法律不违宪,TikTok面临停服命运。就在1月18日TikTok关停对美服务后,特朗普19日发文呼吁维持其运转,并于20日签署行政令,推迟“不卖就禁用”法律生效时间75天 。
特朗普(资料图)
特朗普这一举措,明显是想在TikTok问题上与中国讨价还价。他提及若中方不批准有关TikTok的交易协议,将视为“敌意”,甚至威胁征收高额关税。所谓的交易协议,是指由美国买家收购TikTok 50%的股份,将其转变为中美合资企业。特朗普打的算盘很响,一方面,TikTok在美国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超1.7亿美国人使用,700多万小企业借此蓬勃发展,背后存在巨大的商业利益和权力寻租空间;另一方面,他试图以这种“极限施压”的手段,迫使中方在TikTok问题上让步,满足其提出的不合理要求。
但特朗普的如意算盘恐怕难以得逞。从政治层面看,美国国内在TikTok问题上存在分歧。TikTok深受美国年轻人喜爱,美国皮尤调查中心数据显示,30岁以下年轻人中有60%用它获取日常新闻,他们认为TikTok新闻更真实,比Fox新闻、CNN靠谱。许多内容创作者利用TikTok打假美国政府宣传,封禁TikTok失去了部分美国民众的支持。而且,特朗普在TikTok问题上的态度摇摆不定,此前他曾推动对TikTok的限制,如今又试图“捞起”TikTok,这种反复无常的态度,也反映出美国内部政治博弈的复杂性。
特朗普(资料图)
从商业角度来说,TikTok有着独特的商业价值和运营模式。TikTok避开了美国的言论审查,体现了真正的言论自由精神,这是其受欢迎的重要原因。如果强行让美国公司接手,没有了核心算法和独特运营模式的TikTok,是否还能保持现有的商业价值,存在很大疑问。并且,中国已颁布相关法律,禁止中国公司将核心技术出售给美国买家,字节跳动即便有心出售,也面临法律障碍。
面对特朗普的“讨价还价”,外交部早已亮明态度。毛宁曾强调,TikTok在美国运营多年,为美国就业、消费作出积极贡献,美方应提供公平营商环境,企业运营和收购遵循市场原则与中国法律法规。这表明中方备好了两手牌:第一手,强调公平营商环境,要求美方理性看待TikTok,不能无端打压。TikTok在美国的发展是市场选择的结果,为美国创造了经济价值和就业机会,美国政府不应以政治理由干涉正常商业活动。
特朗普(资料图)
第二手,明确企业运营和收购要符合中国法律法规。中国不会允许美国无视中国法律,随意提出不合理的收购要求。如果美国强行推动不符合中国法律的交易,中方必将坚决反对。总之,特朗普试图利用TikTok问题与中国讨价还价,是出于其自身政治和商业利益的考量。但无论是从美国国内的民意基础,还是从商业实际情况,以及中国的坚定态度来看,他的如意算盘很难实现。中方将继续秉持公平、公正、合法的原则,坚定维护TikTok等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也期待美国能够回归理性,以公平、开放的态度对待中国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