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新兵当中,都有一批较为特殊的新兵,即带编入伍的新兵。那么带编入伍究竟有何优势?哪些人能够享受带编入伍这一政策?简单来讲,带编入伍主要针对普通高校毕业生士兵。


他们在入伍前已通过当地组织的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成功入围,并签订协议,而后参军入伍。服役期满后,依据退役士兵在部队的表现以及专业特长,回到地方安排就业。带编入伍大体就是这样一个概念。

由于他们在入伍之前就已通过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所以并非特殊群体,而是已经考取编制。不过他们的特殊之处在于,考取编制后需签订协议参军入伍,退役后还要回去上班。带编入伍的新兵,最大的好处在于即便在部队留不下,回去仍能正常在事业单位工作。


我们都清楚,当下的编制,行政编制自不必说,就连事业编制通常都需考试。即便针对退役士兵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专项招考,同样需要考试,并非像多年前给城镇士兵一张安置卡,回去就能安排工作。所以如今的带编入伍者,在入伍前就已获得编制,只是带着编制到部队当兵,退役后回去上班。这多出来的好处便是增添了一段服役当兵的经历。

各地均有类似政策,若大家对此感兴趣,倘若孩子想考带编入伍,我认为是不错的选择。从一些地方提升征兵效果的情况来看,往往通过带编入伍这种方式,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既进入事业单位,又能输送到部队。


这相当于既为部队提供了优质兵源,士兵经部队锻炼后回到地方又能良好就业。比如我们曾看到中国军网有一则报道,介绍的是江苏无锡探索企业带编入伍,让士兵到部队锻炼成才,退役后返岗就业,充实企业后备力量,此举确实很好。

应当说这是一种双赢,既解决了士兵带编的就业问题,又确保此类士兵珍惜在部队当兵的机会,安心服役,因为他们无需担忧后路。尤其在如今大学生士兵众多的情况下,部分地方若在大学生入伍政策中加入带编入伍的优惠政策,对于普通高校的毕业生士兵,解决其后顾之忧,会有极大的助力。

因此,现在的孩子,如果确实想当兵,又不想影响考编制,那么先争取带编入伍,再到部队服役,我觉得甚好。因为这样既能圆当兵梦,回来又能妥善解决编制问题,一举两得。

大家对此有何看法?请在评论区留言。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