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说:
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代史。
而散文集《海上三坊七巷》的作者贞尧仔研究后表示:
“三坊七巷,何止半部近代史!”
2月21日晚
由福建省文联
福建省作协指导
福建省文学院
福建教育出版社主办的
在三坊七巷遇见海
——《海上三坊七巷》作品分享会
在福建省文学院举行
散文集《海上三坊七巷》作者贞尧仔
与大家分享了创作感想
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
书记处书记李东河
出席分享活动
分享会由省文联党组成员
副主席、书记处书记
省作协副主席林秀美主持
吸引了近百位文化界人士
读者及媒体代表参与
大家齐聚一堂
进行了一场对三坊七巷
“向海而生”的历史风云
与人文精神的暖心探讨和思想交互
《海上三坊七巷》是作家贞尧仔
新近出版的一部散文集
作者从“闽在海中”
“三坊七巷形出水中、神在海上”的
人文地理视角切入
梳理了古时福州城和近代三坊七巷
涌现出的众多仁人志士的
丰功伟绩与传奇逸事
展现出他们海纳百川、维强图新
推动中国近代史发展进程的历史价值
分享会上
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
书记处书记李东河
在讲话中指出
此次分享会的举办“正当其时,适得其所”,既契合了福建省正在实施的海洋文化强省战略,又在三坊七巷这一历史文化街区中实现了身临其境的思想交流。李东河高度评价了《海上三坊七巷》这部作品,他表示,散文集《海上三坊七巷》展现了三坊七巷的厚重文化,也挖掘了福州这座城市向海而生的精神内核,将海洋文化与坊巷文明交织呈现,视角独特。他认为,该书的出版,不仅是福建海洋文化建设和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品牌建设的重要成果,更是闽派文艺的重要收获。期待更多的作家能够像贞尧仔先生一样,以文学为载体,守正创新,将历史文脉转化为时代话语,推动闽派文艺书写福建“山海诗篇”。
随后
作者贞尧仔与本书编辑黄珊珊展开对谈
揭秘创作历程
本书作者贞尧仔先生在分享创作心得时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就提出“海上福州”构想,倡导海洋文化建设,实施海洋强省战略。创作这本散文集,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重要论述的贯彻与落实。为此,他通过田野调查、史料研读,数十次深入三坊七巷,试图以“闽在海中”的地理特质为切入点,挖掘三坊七巷“形出水中、神在海上”的精神内核。书中100多位历史人物故事,串联起福州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到近代船政风云的壮阔历程,犹如一卷史诗。他认为,福州作为一个沿海城市,海洋在其历史进程中有着重要地位,而三坊七巷不仅是一片历史文化街区,更是福州海洋文化的重要体现,向世界展现了福建新形象。随后,他重点阐释三坊七巷中蕴含的人文内涵,为到场书友更好地理解三坊七巷的历史重要性和文化价值提供了有益启示。
本书责任编辑黄珊珊介绍了书籍《海上三坊七巷》初版与珍藏版的出版情况,以及两版本不同之处,从编辑视角评价该书“以空间逻辑展开时间叙事,兼具历史纵深与文学感染力”。
活动现场
多位文学创作者、编辑、评论家们
从内容构建、创作视野、叙事语言等方面
畅谈了自己对《海上三坊七巷》的阅读感悟
福建教育出版社副社长、副总编辑陈楷根:
这是一本有文化厚度的书,仿若一把钥匙,开启一扇通往福州和福建历史文化深处的大门,让人们得以理解三坊七巷跨越时空的魅力。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伍明春:
在这部散文集中,作者以宦海、文海、商海等多方位构建一个历史文化记忆的新话语空间,为闽派文艺的海洋文化想象提供了散文文类的有力支撑。
福州文学院副院长年微漾:
这本书以散文的笔法,兼容对闽都文化的理解和久久为功的思考,启示写作者们在人工智能过多参与文学创作的今天,应该追求一种有人文视野、创造精神和家国情怀的写作,来确保书写的有效性。
省作协副主席、秘书长钟红英:
这本书独辟蹊径,挖掘出海上三坊七巷这个概念,这一地理意义上的阐述为该书奠定了全新的基调。
《台港文学选刊》主编练建安以仿六言古体诗形式,朗读了他的发言提纲:“海上三坊七巷,充满家国情怀。历史考据严谨,纵横天下古今。篇章结构精妙,文辞一笔不拘。宏观微观叙事,读者开卷有益。”
在作者与出版社表示支持《台港文学选刊》“华文原创”栏目选载《海上三坊七巷》之后,练建安当即献上一首五言古风:“巍巍大中华,长歌向海洋。八闽多英才,壮志逐浪高。”
《福建文学》常务副主编、评论家石华鹏:
作者使用了许多短句来展现三坊七巷的坚毅精神,又以一种具有音韵的、文白交织的雅致形成并找到了自己独特的叙述腔调和创作语汇。期待本书能有下一部,以柔情似水的情感角度展现三坊七巷的另一面。
《艺品》杂志社社长林芝:
书中呼吁“让坊巷融入新海洋文明”,恰与当下“传统再生”的艺术命题呼应。愿我们都能从《海上三坊七巷》中汲取灵感,让艺术成为连接历史与未来的舟楫,向世界呈现一个更开放、更深厚的福州。
省文学院院长曾念长:
作者语言洗练,通过“海上三坊七巷”表达对人间正道的理解,如山河一般起伏流动。
好的文字可以
观照世界、启迪人心、慰藉心灵
在现场
多位读者迫不及待地分享了
《海上三坊七巷》给自己带来的
启发和感动
令人意外的是,分享会现场来了一位小读者——来自仓山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第一小学的刘宇航,他说,“读完后,我心中满是对历史文化的敬畏。就像踏上了一段穿越时空的旅程,古夏风情海丝印记一一浮现眼前。”
活动在福建省歌舞剧院王垲恒
和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王宇航
演唱的《三坊七巷组歌》选段中
落下帷幕
值得一提的是
两首歌曲均由
贞尧仔作词、王宇航作曲
三坊七巷的人文情怀、海纳百川
和向海图强的精神意蕴凝练成的旋律
萦绕在众人心间
给每位参与者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来源 福建文联
编辑 吴凤至 陈思佳
审核 张晨 谢雄
监制 吴凌 峰 方仁平
发现城市管理问题
拍照上传举报
一键直达“融壹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