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的大年初三,当家家户户都沉浸在新春的喜悦中时,青岛崂山山顶,一个40多岁的中年男子站在山崖边,脸上写满了绝望和不甘。
就在当天早上,有人跑到他家里催债,那些人的面孔和言语让他生畏,他无法驳斥和反抗,因为他确实欠人家钱,可又拿不出那笔钱来。
不止当天,三天前的除夕晚上,也有人跑他家里闹,说着些难听的话,个个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仿佛要吃了他一般。
大过年的,别人跑家里要债,任谁经历了都心如刀绞,这个男子也不例外,他自己还好,关键家里七十多岁的老母亲受不了,整日以泪洗面。
“为什么这么难?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男子一遍遍在心里问自己,同时,他的脚又不自觉向前迈了一小步。
要知道,男子曾经是当地出了名的千万富豪,住豪宅、开豪车,一时风光无两,如今却成了负债千万的普通人,不仅卖了车子房子,就连妻儿都离他而去……
男子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何一副好牌却打成这样?他后来怎样了?
男子名叫唐健,出生于青岛的一个普通家庭。小的时候,虽然家里经济条件不好,但父母却尽自己最大的可能给予了唐健最完整的家庭和爱。
开始上学后,唐家父母感受到了肩上担子的重量,于是想方设法挣钱,可夫妻俩要学历没学历,要技术没技术,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唐健母亲炒的那一手好菜。
在唐健的印象中,不管是平常的农家蔬菜,还是较为昂贵的牛羊海鲜,只要经过母亲的手,总能做出一道道令人口水直咽的美味。
为了供唐健上学,也是为了维持家里的日常开销,之后,唐健父母在当地开了一家小饭馆。
起初,因为馆子规模小,且是刚开起来的,所以生意很一般,但是金子总会发光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周围的顾客一提到唐家的小饭馆都赞不绝口,夸他家饭馆味道好、菜量足、食材鲜,关键价格还公道。
之后,人们对他家小饭馆的赞誉一传十十传百,名气渐渐打响了,以至于方圆几十甚至甚至上百公里都知道有这么一家饭馆。饭馆生意蒸蒸日上。
按理说,饭馆名气已经打响了,而且还积累了许多回头客,这时候,一般人选择的操作就是提高菜品的价格了,但唐家的小饭馆却一直坚持多年不涨价,并且菜量、菜品的新鲜度和刚开张的时候一样,如此一来,小饭馆的生意更加火爆了。
眼看日子越过越好,生活越来越有盼头了,也就在这时,唐健的父亲生了一场大病,没多久就撒手人寰了……
当时,唐健还没成人,面对父亲的离世,他和母亲心里都很悲痛,但娘俩都知道,生活还要继续。之后,唐健的母亲也没改家,以一己之力继续经营着小饭馆的生意。
而自父亲去世后,唐健仿佛一夜之间就明白了许多事,他会主动去饭馆帮母亲端盘子、刷碗、扫地、擦桌子……
有一次,一个顾客去他家饭馆吃饭,看到个头不高的唐健在那里扫地,他还以为是店里招的童工,就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和唐健开起了玩笑,问他多大,老板给他开多少工资。
唐健一句“这是我家饭馆,那个厨子是我妈”让对方哑口无言,之后,那客人对他竖起了大拇指,一个劲夸他懂事。
几年后,唐健慢慢长大,不仅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毕业后更是凭借自身努力和才华进了当地一家民航工作,虽然工资不是很高,但胜在稳定。
这时,周围就有人感叹,说唐家如今饭馆生意一天比一天好,唐健又有了稳定工作,好日子马上就要来了。
没想到,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别人都以为的“铁饭碗”在唐健眼里却成了阻碍他创新进步的绊脚石,他觉得眼前的工作虽然安稳,但一眼就能望到头,他不甘心这辈子就这么平庸下去,他要让自己的经济实力变强一些,让老母亲早点退休,卸下担子,过上养养鸟、种种花的惬意生活。
于是,在周围人不理解和异样的眼神中,唐健毅然决然辞掉了自己当前的工作,之后于1995年与好朋友在青岛合伙开了一家餐馆,不到半年时间就在当地站稳了脚跟,并慢慢打响了名气。
1997年,刚到而立之年的唐健觉得自己要做出一些改变了,不能一直这么在外漂泊着,虽然和朋友一起开的餐馆生意还不错,但把老母亲一个人晾在老家,他实在不放心。
同年,唐健不顾朋友挽留,坚决回到了老家,他打算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餐饮品牌,走出青岛,迈向世界。
回到母亲的小饭馆后,唐健开始全力接手母亲的工作,并在母亲的悉心指导下,保持了饭馆菜品的特色,成功稳住了这些年来积攥的回头客。
那天,有一大家子上唐健的小饭馆吃饭,过程中,对方一个男人一直夸赞唐健饭馆菜品的口味和鲜度,说这是他在当地吃过最好吃的一家馆子,说在这里吃饭仿佛回到了一处农家小院一般。
话题一转,那位顾客看了看菜单,又一脸疑惑地看着唐健和他的母亲,问他们饭馆的菜量、口味以及新鲜度是一般饭馆都无法比拟的,可价格并不比其他饭馆高,有些菜品的价格甚至还低了一些,问他们为何不提高一下菜品的价格,或者干脆雇几个人,开几个分店,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饭馆,那样岂不是赚得更多?
这位顾客的话一下子击中了唐健的内心,他当时离开青岛回到家就是想创办自己的品牌,就是为了赚得更多,可孤身创业谈何容易,他一直没有找到突破口。
如今,听完这位顾客的建议,唐健的目标一下子清晰了不少,顾客说在他家饭馆吃饭有一种身处农家宅院的感觉,并且觉得他家饭菜的口味独特,那完全可以给饭馆取一个能让顾客感受到宾至如归的感觉,又有唐健自己的特色。
不久,唐健就给自己饭馆拟好了招牌,就叫唐家老院子,并打算拿出一定资金将饭馆规模扩大一些。
唐健母亲很支持儿子的想法,但她时刻提醒唐健,饭馆生意的好坏与饭馆规模的大小和饭馆名字是否响亮这些因素关系不是很大,既然是开饭馆就应该把菜品的质量、味道、价格这些做到极致,让每一个顾客吃完一次后就想回来吃第二次第三次,要让顾客觉得值才是重中之重。
对于母亲的谆谆教诲,唐健不仅听了进去,还真的落实了下去,经过他的这一番改良,唐家老院子的生意也是蒸蒸日上,虽然辛苦,但是唐健店里的回头客越来越多,他的口袋也很快鼓了起来。
有了一定经济基础后,唐健又打开了思路,他如法炮制,在当地连着开了好几家分店,之后,分店的生意也都不错。
不仅如此,唐健又在海边租了一处民国风格的建筑,开了酒吧,给别人提供举办婚宴的场地。由于靠海可以欣赏海边风景,再加上房子风格迥异,一时间,这里很受众多青年男女的喜爱,到后来,甚至有朋友慕名跨省来到这里消费。
一时间,唐健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与此同时,他也赚得盆满钵满,一年的营业额上千万,他也在当地买了豪宅,开上了豪车,不久之后又娶了娇妻,生了孩子。
而此时的唐健也不过三十五六岁的年纪,是的,他通过短短五六年的时间就将自己的饭馆生意做大做强,走上了人生巅峰,成了当地人茶余饭后的一段佳话。
也许是这几年太顺,也许是唐健想要迈上一个更高的台阶,总之,唐健并没有满足眼前的现状,他前思后想,觉得做餐饮赚得都是辛苦钱,跟别的许多行业比,来钱还是太慢。
于是,他开始自我膨胀,认为只要自己有资金,有想法,不管干什么都能像头几年那样顺。
然而,唐健想错了。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唐健做餐饮的成功绝非偶然,那里面有他母亲一半的功劳,不管是最开始的苍蝇馆子,还是后面的各种分店开得飞起,母亲总是时刻提醒他,做餐饮讲究的就是一个口味,一个物美价廉,赚得就是回头客的钱。
从小耳濡目染了父母的餐馆经营模式,不能说唐健没有什么积累和收获,再加上这几年他在这个行业的沉淀,称他为行业大佬一点也不为过。
但是抛开餐饮谈别的行业,唐健却是两眼一抹黑,是个完完全全的门外汉。
唐健听朋友说苗木行业挣钱快,于是他不顾家人劝阻,义无反顾投了近千万进去,结果事情并没有他设想的那么顺利,不到半年,他的苗木生意不仅将当初的本金亏得一分不剩,甚至还欠下了巨额债务。
此时的唐健并没有太过慌张,,因为他还有他的酒楼,为了还苗木行业亏损的账目,不得已,他关了几个分店,回笼了一部分资金用于平账。
好不容易平了苗木生意上的亏损,唐健并没有汲取教训,反而又把目光投向了房地产行业。
没错,当时的房地产行业确实如雨后春笋一般崛起,但隔行如隔山,这钱有的人赚得到,有的人未必就行。
其实,唐健的想法也并没有错,他觉得自己才三十出头,正是奋发拼搏的好年纪,前面做苗木行业亏掉了头几年做餐饮赚来的一半,自己这次一定要把握机会回本。
想法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这一次,唐健往里投的资金比上次做苗木生意投得还多,没有做过充足的市场调研,也不知道这里面的水深,结果可想而知,唐健这次依然血本无归。
之后,他于万般无奈下,卖掉了剩下所有的酒楼,也变卖了豪宅和豪车,纵使如此,前后一抵消,他依然欠下了4600余万的巨额债务。
一瞬间,唐健感觉天塌了一般,母亲和自己辛苦经营多年的饭馆和酒楼顷刻间破产关门。头一年,自己还是当地身价千万的富豪,可现在可变成了负债几千万的落魄中年人,唐健悔不当初。
那段时间,几乎每天都有不同催债的人上唐健家堵门,要他还钱。可唐健已经变卖了全部酒楼,他实在拿不出那些钱了。
可债主不管这些,去一次要不到钱,就去两次三次,别忘了,唐健还有个老母亲,还有妻儿,长期施压,他们不信唐健不还那个钱。
一开始,家里人都还能好好在一起商量对策,可商量来商量去,唐健实在没辙,原本乐观开朗的他不知何时像变了一个人一样,易怒、暴躁、萎靡,那段时间,几乎所有能形容一个人负面情绪的词汇都可以放在唐健身上。
唐健的妻子受不了这种家庭的变故以及丈夫性情的巨大转变,最终,他俩的婚姻也走到了尽头,妻子带着孩子离开了唐家。
妻儿的离开成了压垮唐健的最后一根稻草,他也想过寻短见一了百了,可看着家里白发苍苍、形容枯槁的老母亲,他又打消了这个念头。
可现实的打击让他实在难以抬头,于是,他主动跟母亲提出来想去崂山上住一段时间,散散心。
唐母虽然同情儿子的遭遇,但她一把年纪了也帮不上什么大忙,最后只能劝慰唐健,“儿啊,出去走走,散散心也挺好的,妈在家等你回来。”
闭门3个月后,唐健突然找到母亲,说自己这样躲着也不是个事,他要出去找工作,想办法偿还那4600万的债务。
可找了一圈,唐健发现自己已经奔五的年纪了,已经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了。
看着儿子好不容易有个干劲却因为找工作屡屡碰壁,唐健的母亲思虑了一整夜,第二天一早,她将自己这些年留下的20万养老钱悉数交给了唐健,鼓励他继续去创业,去做自己熟悉的领域。
那一刻,唐健哭了,他知道这是母亲仅有的积蓄,他不能要,良心过意不去。
但母亲却拉着儿子的手,郑重地将钱塞到了他的手里,让他收着,好好闯出一片天地来。
唐健受到了鼓舞,他收下了母亲这20万的帮助,拿着这笔钱,他又开始做起了老本行,餐饮。可此时的创业环境和当初没法比,竞争激烈,餐饮商家遍地都是,想要在其中崭露头角,难度今非昔比。
因此,唐健好不容易鼓起勇气重开起来的第一个饭馆就这样倒闭了。
但是唐健并没有气馁,母亲也在一旁鼓励他振作,他拿着剩余的资金又开了一家饭馆,可最终依然没有逃过倒闭的结果。
这下,唐健也不知道该怎么做了,母亲给他的20万也亏空殆尽,他觉得自己没有脸面再面对母亲,也没有脸面活在这个世界上了。
于是,在2015年大年初三这天,当家家户户沉浸在新春的喜悦中时,唐健将默默将手机关了机,然后一个人默默来到了崂山山顶。
山脚下热闹喜庆的新春气象,与唐健内心的绝望沮丧格格不入,一阵寒风刮过,如一把把冰刀在唐健的脸颊上肆意舞动,往事如风飘过。
唐健感觉自己仿佛做了一场梦,正如黄粱一梦,但是黄粱梦醒后还能重新开始,而自己呢?什么都没有了。
他觉得自己已没有回头路了,这辈子算是完了,他没有勇气再活下去了,于是便发生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
就在唐健准备继续向前迈步的时候,他身后突然响起了老母亲的声音,“儿啊,你可别做傻事啊,不怕,妈陪你从头再来!”
当唐健回头四处搜寻却并没有发现母亲的身影,那一刻,唐健止住了脚步,“我不能就这么不明不白地走了,我走了,母亲怎么办?谁给她养老送终?”
想到这里,唐健赶紧下山回到了家里,刚到家门口就发现母亲躺在地上,不断呻吟,却不能自己站起来。
唐健眼泪立马就下来了,他也不知道母亲摔倒在这冰冷的地上多久了,他不敢想象自己刚才要是真的那样走了,母亲的晚年该怎样度过。
这时,母亲突然拉着唐健的手,说:“儿啊,刚才我到处找你,打你手机也打不通,你可把妈急死了!”
闻此,唐健再也没能忍住,抱着母亲失声痛哭起来。
唐母知道儿子心里的苦楚,她就安慰儿子,“世上没有什么比死更容易的事情,可是你死了,你留下的那些烂摊子怎么办?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躲不掉的!”
见唐健沉默无言,唐母顿了半晌,一字一顿地补充道:“儿啊,你可别做傻事啊,不怕,妈陪你从头再来!”
唐健心头一震,幡然醒悟,他一边点着头,一边在心里告诫自己今后无论多难也不会再抛下母亲一个人了。
紧接着,唐健主动找来了几位债主,诚恳地向他们道明了自己这三个月的心路历程,并保证自己一定会振作起来,并想办法慢慢偿还债务。
那些债主也不是不讲道理,看着重新站起来的唐健,他们互相一商量,最终决定还是给唐建一次机会,给他一定的时间和空间。
之后,唐健在母亲的指点下,还是干回了他最熟悉的餐饮,只不过这次,他没有选择开饭店酒楼,而是从最基本、最简单的摆摊卖烤肠开始。
同样是卖烤肠,唐建的烤肠与别家的不同,从食材的选取,到烤制流程,再到包装,都极其严格用心,因为唐建没有忘记母亲的教诲,脚踏实地,用心专注做好了一件事,那便是成功。
由于唐建的烤肠摊子食材安全有保障,再加上价格比其他摊位的烤肠也贵不了多少,他的生意慢慢好了起来,逐渐也积累了不少回头客。
随着生意的不断向好,唐建也从最初的街头摆摊,发展到了后来的门店经营。几年后,他又在当地连着开了好几家烤肠分店,生意非常火爆。
与此同时,唐健之前欠下的那4600多万的债务也在他的努力下慢慢偿还。他相信,只要自己坚持下去,用真心烤好肠,有生之年定能还清余下的债务。
在此,我们也祝愿唐建能一直稳扎稳打,早日还清债务,同时,笔者想说的是,唐健能够东山再起,他的成功离不开他自己的努力,当然更离不开他母亲的鼓励和劝勉。
诚心、勤劳、坚强、有良心,这些宝贵的品质,在唐母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可以说,没有唐母的谆谆教诲,就没有唐健今天的成功。
真的,唐健应该好好感谢一下他的老母亲,是他母亲内心的柔软与温暖唤醒了他内心最后的一丝理智,这是一个老母亲对儿子的救赎,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