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信网 责编:秦璐 2025-02-24 08:55:37
志愿者向居民宣传网络正能量知识(来源:信网 郭慧敏 摄)
信网2月24日讯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网络已深度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获取信息、交流互动的重要平台。然而,网络世界纷繁复杂,充斥着各种不良信息和潜在风险。为了提升社区居民的网络素养,引导大家正确运用网络,营造积极健康的网络环境,2月21日,由中共青岛市委网信办主办,信新相映公益平台承办的“青岛网络正能量进社区”活动在青岛市市北区双山街道双山社区便民服务大集活动在鑫源·向上小区开展,吸引了众多社区居民的热情参与,取得了显著成效。
北京市京师(青岛)律师事务所青岛分所的许琪律师作为此次活动的宣讲员,从法律视角出发,针对居民日常生活里容易在网络上遭遇的问题,展开了细致入微的讲解。许琪律师强调,在网络传播的诸多规则中,禁止传播违法信息是首要原则。任何煽动分裂国家、颠覆政权等敏感信息的行为都严重违反法律规定,坚决不能在网络上传播。生活中屡见不鲜的人肉搜索和网络暴力现象,同样不容忽视。当人们被情绪左右,或是盲目转发营销号的内容时,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对他人的个人隐私进行深度挖掘与无底线曝光,进而侵犯他人的隐私和个人信息权益。
网络环境里,知识产权也极其容易受到侵害。比如,当我们想要转载他人的手绘图片、肖像画等作品时,如果没有获得本人同意,就绝对禁止将其用于商业用途,否则便构成侵权行为。许琪律师还提醒大家,在面对网络上那些真假难辨、似是而非的信息时,务必先向官方渠道核实确认,之后再进行传播,一定不要随手转发,以免扩大不实信息的传播范围,造成不良影响。
“以前只觉得在网上说说话没什么大不了的,没想到随便转发一些消息,可能就会侵犯别人的权益,以后可得多注意了。”许多居民也纷纷表示,通过宣讲员的讲解,自己对网络行为的法律边界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来自市北巴士第四分公司青岛巴士志愿团队的周志睿,作为网络正能量宣讲员,也分享了自己的独特感悟。周志睿表示,自己平时也爱刷短视频,每当看到好人好事的正能量内容时,都深受感动。他呼吁大家,遇到这样的正能量内容,要多多转发,并积极分享到社交平台上。他说:“这些正能量的故事,可能会因为我们的一次转发,影响到更多的人,让温暖和善意在网络中传递开来。”
来自青岛城运控股公交集团隧道巴士第八分公司“暖行-心益”志愿者团队的藏潇萌分享到,网络正能量不仅仅是转发他人的内容,更在于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正能量的创作者。她讲述了自己在公交服务过程中遇到的暖心故事,比如乘客之间的互帮互助、驾驶员为特殊乘客提供贴心服务等。这些看似平凡的小事,通过网络传播后,引发了大量网友的点赞和好评,让更多人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与善意。
藏潇萌鼓励社区居民,在日常生活中留意身边的美好瞬间,用手机记录下来并分享到网络上。她表示:“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闪光点,通过网络把这些闪光点展示出来,就能汇聚成强大的正能量洪流。”同时,藏潇萌还提到,在网络社交中,友善的评论和鼓励也是传递正能量的重要方式。当看到他人分享的内容时,多给予正面的反馈,能让网络环境更加温暖。
此次宣讲活动,不仅提升了大众对网络法律知识的认知,也为营造健康、积极、法治的网络环境贡献了力量。呼吁大家在享受网络便利的同时,遵守法律法规,共同传递网络正能量,让网络空间成为文明交流、知识传播的有益平台。(郭慧敏)
志愿者向居民宣传网络正能量知识(来源:信网 郭慧敏 摄)
[来源:信网 编辑:秦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