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乡村而言,民宿犹如一扇窗户,敞开了绿水青山与乡村旅游的全新视野。
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越来越火热,柯桥区正以民宿产业为支点,在探索创新中打造“诗意栖居地”,撬动起非遗传承、农耕体验、艺术创作等多元业态,趟出一条“民宿+”的乡村共富路径。
文化为魂,民宿成为在地文化的“活态展馆”
柯桥有这样一批民宿,将“老绍兴·金柯桥”的文化底蕴和市民生活融合在一起,既有古韵之美,又在热闹中守着一份宁静。其中,那些深度挖掘当地文化、主题鲜明的乡村民宿受到消费者追捧,在民宿的差异化竞争中脱颖而出。
省级文化(非遗)主题民宿一湖酒场·朴筑坐落于鉴湖景区,走进体验区域,就如走进了一个小型黄酒博物馆:古朴雅致的酒文化书画小品悬挂墙上,敦实厚重的敞口大缸陈设院中……主理人诸清理从事黄酒行业二十余年,师从绍兴黄酒界泰斗王阿牛,是国家级黄酒资深评委、国家一级酿酒师,因为热爱,便在黄酒溯源地打造了绍兴黄酒非遗主题民宿,开出六间客房,另辟多个黄酒活动展区。
“为给入住客人提供沉浸式体验,我们特意打造了酒道表演,包含行礼、净手、洗杯、滤酒、醒酒、温酒、倒酒等一整套流程。”诸清理说,除了对古人饮酒文化的追溯和再现外,还加入了音乐、表演、互动等现代化艺术元素,进一步增加了酒道表演的文化个性和音乐美感。
在安昌古镇,“合筑文宿”是众多亲子游客前来打卡入住的人气民宿之一。“我们要打造的是融合住宿、人文情怀、静心读书氛围的特色民宿,为游客提供抛却烦恼、放松心情的休憩之地。”民宿主理人朱益峰是土生土长的安昌人,最近,正在加推“安昌有禧·水乡婚礼”服务,满足游客的需求。“明制水上婚礼深受年轻人青睐,前来咨询的客人很多。”朱益峰说。
跨界探索创新,激活文旅经济“一池春水”
打造柯桥民宿新品牌,跨界发展“民宿+”,涵盖多维度的旅游元素,无疑成为潜力无限的领域。这在近日公布的浙韵千宿“八个一”主题大赛获奖名单中可见端倪:柯桥有多家民宿、多个特色产品榜上有名,其中平水镇乡野自在民宿的“陆游诗宴”很是吸睛。
平水是浙东唐诗之路的重要节点,爱好美食的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经常来平水的云门寺、若耶溪等地小住,并留下了大量诗篇。“每一道菜名背后,都有一句丝丝入扣的诗句。”民宿主理人叶钢良介绍,诗宴共四道冷菜、十二道热菜、点心一道、汤一道、主食一道,“菰正堪烹蟹正肥”“旋篝新火试新茶”分别对应会稽湖双鲜、日铸茶名虾两道菜品。“食材都是取自当地,新鲜地道。让那些曾经或者依然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美食,呈现在游客们面前。”他说。
“民宿+文创”的涟漪扩散到齐贤街道光明居“光明宿心”。据主理人余虹介绍,民宿设计开发的“莲文化”伴手礼、定制的“靖节先生”农产品、“荷花宴”所需食材,大多向周边居民收购,聘请的采莲摇船师傅也是当地村民。
“青杏绿梅细数。尤忆踏莎行,棠棣满枝邀渡。小住,小住。此驿翠微花路。”绍兴籍知名网络作家莲青漪探索打造“文学+旅游”IP,以原创作品《狼毫小笔》为载体,在漓渚镇打造国内首家小说IP沉浸式主题民宿“棠棣驿站”,成功创建出省金宿级民宿。民宿还开辟了“跟着小笔游柯桥”游线,用艺术为乡村代言。
提升民宿品质,打响“宿在柯桥”品牌IP
业内专家认为,作为乡村产业兴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增长点,乡村民宿不仅是一个提供住宿的地方,更是连接人与自然、传统与现代、乡村与城市的桥梁,是融合乡村一二三产业发展的切入点,是整合乡村资源的黏合剂。
为引领民宿产业朝着“住而有品、住而有趣、住而有范”个性化方向发展,近年来,我区以推进乡村旅游“五创”行动实施计划为载体,深入实施“浙韵千宿·宿在柯桥”民宿培育计划,同时,制定《加快推进柯桥区文旅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对民宿评定、运营、改造提升等提供相应政策支持。
截至目前,全区已创建33家等级民宿,涌现出了大乐之野·夏意、一湖酒场·朴筑、棠棣驿站、畅艺园、合筑文宿等优质民宿。其中,省等级民宿15家,文化(非遗)主题民宿5家,数量位居全市第一。
“民宿跨界不是简单的业态叠加,而是通过要素重组激活乡村沉睡资源,构建起文化传承、生态保护、产业振兴的良性循环。”区文广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区还开展多种形式培育活动,如举办民宿技能比武大赛,推动民宿向高端化、特色化、精品化发展,助推乡村旅游提质升级。
乡村振兴的共富之路,既要有诗意的栖居,更需智慧的创造。未来,我区将深化“微改造、精提升”,打造具有鲜明柯桥元素、能融入大众生活、勾起乡情乡愁的住宿产品,塑造更多“宿在柯桥”的品牌IP,不断推动乡村振兴从“风景”走向“丰景”。
柯桥传媒集团 全媒体记者 郦曼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