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森林碳汇综合提升项目

生产线上机器轰鸣、建设现场热火朝天、施工人员挥洒汗水……连日来,在城市新区的各重点项目建设现场、生产车间里,建设“进度条”不断刷新,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多个产业园区项目加快建设

全力冲刺一季度“开门红”

连日来,位于高新西区的芯光智造园加足马力加快建设。记者看到,目前项目展示区招商中心已初步形成,在施工现场,工作人员正在争分夺秒完善展示区开放前的收尾工作,并全力推进招商筹备运营工作。

据悉,该项目集科创型企业孵化基地、“芯+光”产业智能制造平台、产业社区配套服务中心于一体,将构筑形成以“高端制造+研发”为核心的“工业上楼”示范园区,充分展示高新西区产业发展的澎湃动力。

同样位于高新西区的振芯科技创芯智能产业园项目现场,机器轰鸣、塔吊林立,施工人员正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项目建设中,全力冲刺一季度“开门红”。记者了解到,该项目将重点布局高性能集成电路、北斗导航等主导产业,打造集智慧制造、设计研发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创新园区。项目建成后,将为成都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集成电路产业高地注入强劲动能。

年固碳约175.12吨

天府新区首个碳汇公园竣工

记者23日获悉,四川天府新区首个碳汇公园——天府总部商务区城市森林碳汇综合提升项目完成竣工验收。

据悉,公园位于天府总部商务区北侧,占地面积约6.1万平方米,包含5.6万平方米的公园绿地、跨夔州大道人行天桥和1.3万平方米的配套覆土建筑等工程。为实现碳汇目标,项目坚持“适地适树”原则,优先选取乡土高固碳树种,科学配置44种乔木,其中86.3%为乡土高固碳树种。

同时,施工人员根据不同植物的固碳能力进行合理搭配,坚持“植被异质性”原则,优选幼龄、中龄期植物进行异龄搭配,对植物碳汇能力进行量化分析,有效提升植被存活率、景观观赏性和固碳能力。同时,部分园区内照明等设施用电采用清洁太阳能发电。经测算,公园建成后每年可固碳约175.12吨,为城市打造一个天然氧吧。

新设备已陆续进场

预计3月底前完成安装

“1月份我们生产产品200多万件,目前2月份的订单也已经饱和。”四川五洋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马天生说。五洋工贸是成都东部新区一家专门从事标准件、异型件、汽车转向器拉杆及新型高速铁路道钉、机械配件等生产加工的企业。据马天生介绍,去年公司共生产产品2700万件,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预计今年订单将有一定增幅,年初我们就将生产目标进行了调整,力争实现3400万件的生产目标。”

为了实现年度生产任务,五洋工贸今年准备加大生产设备投入,将新上5条机加工线和2台球销套和球销拉杆生产线。设备上新以后,每月可实现30万件的产品增量。马天生告诉记者,目前新购买的设备已经陆续进场,预计3月底前完成安装,二季度正式投产。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李菲菲 吴怡霏 白洋 文/图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