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9年开始,电动自行车实施限速管理,根据《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电动自行车的时速不能超过25km/h,而且在2025年要实施的修订版的新国标标准中,仍然保留了该项要求,没有对电动车的限速做调整,专家给出的理由是为了保障出行的安全,网友却反问:专家骑过电动车吗?



电动车限速25km/h,是为了保障出行安全?

在即将实施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中,同样要求电动自行车时速不能超过25km/h,并且在工信部的主要技术内容问答中,明确限制电动车的时速是为了保障出行安全。



在问答中的回答原文是:为减少交通伤亡事故,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车辆的最高设计车速不宜过高,因此新标准维持2018版标准中有关最高设计车速的规定,即具有电驱动功能的电动自行车最高设计车速不得超过25km/h,并增加超过25km/h时电动机应停止提供动力输出的要求。

也就是说不仅要限制时速,而且在修订版的新国标标准中还提出了更苛刻的要求,那就是当电动车超速电机应停止动力输出。



另外在对专家的采访中,专家也表示电动自行车属于“肉包铁”的交通工具,如果超过25km/h,无法保障出行的安全,对于这样的回答,很多网友访问专家骑过电动车吗?

电动车限速保安全是悖论

专家认为电动车提高行驶速度,能够保障出行的安全,但是这种说法很多网友却并不认同,认为电动车限速保障安全是悖论。

首先,根据交管部门的数据统计表明,在电动自行车的事故当中,75%以上源自于闯红灯、逆行、酒驾等违规行为,并非单纯的超速,也就是说出现交通事故主要原因是安全意识薄弱,并不是来限制电动车的速度,只限制时速,无异于治标不治本。



其次,通过技术防篡改存在的局限性,虽然说新国标电动车具备防篡改的装置,但是这也造成了解码器的黑色产业链,而且有些车型还预留了改装接口,在电商平台上搜索电动车提速神器,月销量高达2万年,可见解除速度限制是很多车主的高需。



最后,限制电动车的时速,但是却允许速度更快的电动摩托车生产并且销售,他们的速度是电动自行车的几倍,但是这种车型在路上经常见到,2024年电动摩托车保有量超过8,000万辆,这种情况让人想到电动车管理的双重标准。

总结: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电动自行车限速25km/h,是立不住脚的,广大网友也是不信服的,那么怎么样解决出行的问题呢网友提出了两种方案。

1、分路段动态限速:可以参考机动车管理模式,在非机动车道划分限速等级,在一些场所进行限速15~20km/h,比如居民区、学校周;在主干道的开放速度,允许中速通行,比如30~35km/h的速度行驶,不同的路段采取不同的速度,可以提高出行效率。



2、解禁电摩,允许自由选择:也可以解禁电动摩托车,只要车主满足有驾照、买保险的要求,允许使用电动摩托车上路行驶,当然了,如果不想考驾照的话,用户可以选择电动自行车,这样在短途出行的时候可以选择电动自行车,长途出行时可以选择电动摩托车,能够实现精准的管控。

那么,您认为哪种方式更方便车主出行?欢迎大家留言评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