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长按复制 836712157 打开支付宝搜索领取 .100%成功!
说到糖尿病
很多人认为这是成年人的专属
事实上
在糖尿病的患病人群中
儿童也占有很大比例
近日,杭州余杭区
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
就抢救了一名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患儿
这是糖尿病最凶险的
急性并发症
严重可致命
4岁女孩每天甜食不断
突然无精打采
露露(化名)是一个
4岁多的小女孩
平时活泼好动
特别喜欢吃甜食
尤其在春节期间更是
每天饮料、甜食不断
三餐的胃口也是好得很
但是,这几天妈妈却发现她无精打采,面色也显得淡漠起来。于是急忙抱着孩子来到医院就诊。
急诊儿科接诊医生询问了情况,观察到露露呼吸特别深长,追问妈妈,露露最近有没有多饮多尿情况。
妈妈这才意识到,露露近期不但多饮多尿,还多食,并且已经持续大半个月了,但之前还以为是长身体的正常现象,便没多加留意。
医生马上给孩子测了血糖,结果竟然高达31.68mmol/L(随机血糖正常值:3.9-11.1mmol/L),远远超出儿童糖尿病诊断标准。
进一步血气分析发现,露露不但患有儿童糖尿病,还合并有酮症酸中毒。医护人员立即为露露进行扩容补液降糖等处理,并持续监测血糖及血酮变化。
儿童糖尿病发生率上升
医生提醒
近年来,儿童糖尿病
有逐年增高趋势
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是儿童糖尿病
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之一
如果不及时处理
或处理不当
将严重影响孩子们的健康与生命
宁波大学附属妇儿医院每年确诊的新发病患儿达到100多例,最小的才6个月。
据一位患儿妈妈介绍,她家孩子2岁不到,近段时间突然饮水量大增,奶量也明显增加,而且在多饮多食后,体重反而下降了。去医院后的检查结果也让所有人都吃惊:尿糖4+、血糖飙升到测不出来。最终,该患儿被确诊为儿童Ⅰ型糖尿病。
家长近乎情绪崩溃,医护人员开导说,儿童糖尿病并不少见,只要经过规范的治疗,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孩子的生长发育不会受到太大影响。一家人心情这才渐渐平复,开始积极配合胰岛素注射和饮食管理。
一段时间后,孩子的血糖逐渐正常,体重也长回去了。
医生介绍,成人糖尿病以Ⅱ型最常见,主要是由于胰岛素抵抗及胰岛功能衰竭所致。儿童糖尿病有Ⅰ型、Ⅱ型和特殊单基因糖尿病等,其中90%是Ⅰ型糖尿病。
目前,Ⅰ型糖尿病确切的发病机制还不是很清楚,主要原因可能是在遗传易感基因的基础上,某些环境因素(如病毒感染、化学毒物等)导致体内产生了破坏胰岛β细胞的细胞因子及抗体,导致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体内血糖越来越高,最终表现为糖尿病。
遗憾的是,Ⅰ型糖尿病目前仍然无法根治,但不断出现的新的管理手段可使血糖控制更加安全有效。
什么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糖尿病最常见的严重急性并发症之一,是高血糖危象的一种,以高血糖、酮症、酸中毒为主要表现,是儿童糖尿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多发于1型糖尿病,也可见于控制不良的2型糖尿病。
哪些症状高度提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早期表现:口干、口渴、多尿症状加重。
中期症状: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常伴头痛、 烦躁呼吸深快,嘴里呼出“烂苹果味儿”的气体。
严重症状: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患者可出现严重失水现象,尿量减少、皮肤黏膜干燥、眼球下陷,脉快而弱,血压下降、四肢厥冷;到晚期,各种反射迟钝甚至消失,终至昏迷。
如何早期识别“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起病较急
症状开始时比较明显
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
“三多一少”
即多饮、多食、多尿
体重减少(消瘦)
突然出现饮水量、排尿次数增加。
5岁以后突然出现尿频表现,尤其是夜尿频繁。
短时间内体重明显下降。
此外,如孩子出现呕吐、腹痛、极度虚弱、乏力、肌肉酸痛、呼吸深大、食欲减退等,且“三多一少”的症状明显加重,可能正在提示孩子已经出现了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酮症酸中毒),应引起重视,及时就医。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发病机制有哪些?
01
胰岛素极度缺乏
各种诱因引起的胰岛素极度缺乏,导致脂肪动员和分解加速,产生大量酮体,包括丙酮、乙酰乙酸和β-羟丁酸,早期通过组织利用、体液缓冲及肺肾调节代偿,血pH可维持正常,当酸性代谢产物的积累超出机体代偿能力时即出现酮症酸中毒。
02
失水
高血糖、高血酮使血浆渗透压升高,细胞内液向细胞外转移,引起细胞脱水伴渗透性利尿;脂肪分解加速,产生大量酸性代谢产物,排泄带出水分;酮体从肾和肺排出带走大量水分;厌食、恶心呕吐使水摄入量减少及丢失过多;严重失水引起血容量不足,血压下降,甚至循环衰竭。
03
电解质代谢紊乱
渗透性利尿、厌食、呕吐使钠、钾、氯、磷等电解质摄入减少,丢失增多,引起电解质代谢紊乱。
体内总钠缺失,但由于失水引起血液浓缩,血钠一般正常或减低;体内严重缺钾,但由于酸中毒和胰岛素作用不足, 钾离子从细胞内逸出,以及血液浓缩、肾功能减退引起钾离子滞留,因此血钾浓度可正常甚或增高。
酮症酸中毒的常见诱因
★ 感染:为最常见的诱因,多为急性感染或慢性感染急性发作。常见感染包括肺炎、胃肠道急性感染、急性胰腺炎、肾盂肾炎、尿路感染、化脓性皮肤感染等。严重者还可发生败血症、脓毒血症等。
★ 胰岛素治疗中断或不适当减量:胰岛素缺乏时,会导致严重的高血糖,从而出现酮症酸中毒。因此,1型糖尿病患者及2型糖尿病病程长、胰岛功能差的患者,需要每天坚持胰岛素治疗,无论什么原因,都不应中断胰岛素的使用,否则,极易出现酮症酸中毒。
★ 饮食不当:如饮酒过度、过多进食含脂肪多的食物、暴饮暴食、无节制进食、短时间摄入大量高热量食物等均有可能引起酮症酸中毒。
★ 胃肠道疾病:如急性胃肠炎引起恶心、呕吐、腹泻,导致重度失水和进食热量不足;肠梗阻、肠道严重感染时会使糖尿病病情加重,从而进一步导致酮症酸中毒。
★ 各种应激状态:如急性心肌梗死、卒中、手术、创伤、精神紧张、妊娠和分娩等应激状态下,肾上腺皮质激素、儿茶酚胺等激素分泌增多,引起血糖升高,可导致酮症酸中毒。
★ 其他不明原因:有接近10%~30%的患者可没有明确诱因而突然出现酮症酸中毒。
如何预防“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感染要预防
感染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重要诱因,因此家长在生活中要注意孩子的饮食,防止受凉感冒。一旦患病(如发烧、腹泻等)要积极治疗,同时密切监测血糖及尿酮体指数,遵医嘱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用药遵医嘱
对于已经确诊糖尿病的孩子,要积极控制血糖,若需调整或暂停用药,也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切勿迷信民间“降糖配方”。
合理饮食,生活规律
遵循低糖、高纤维、适量蛋白质的原则,少吃糖果、饮料、油炸食品等高糖高脂食物。引导孩子平时要做到起居有常、按时睡觉,杜绝熬夜等不良习惯。
适当运动,及时补水
每天要有适当的运动,像散步、跑步、跳绳等,不可久坐不动。活动时更容易出汗并导致脱水,从而引发酮症酸中毒,因此应及时补水。
早期识别,及时就医
很多糖尿病酮症的患者在早期表现为乏力、食欲不振、食量减少、呕吐等情况,这就需要家长掌握糖尿病的基础知识,注意血糖、尿糖、尿酮的监测,了解尿量、体重的变化。一旦怀疑发生酮症,应及时就医。
添加族叔微信好友
获取最新城市动态
平时遇见的各种
新鲜事儿、突发事儿、烦恼事儿
也欢迎大家第一时间告诉我们~
“天津族”整理自新闻坊、天天看余杭、余杭区二院、宁聚、广州日报、湖南药品监管、中国合理用药、人卫健康、《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糖尿病、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内分泌、网络,侵权请告知删除。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