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振轩

2月22日,为期40天的春运正式落下帷幕。来自2025年综合运输春运工作专班的数据显示:春运40天(2025年1月14日至2月22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达90.25亿人次,创历史新高。春节假期8天,全社会跨区域流动量超23亿人次,创历史新高。

春运是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件大事。中国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运,交通出行格外火热,客流规模再创新高。在这场波澜壮阔的人口流动中,一个充满活力、不断向前的中国展现在人们面前。从南海之滨到北国雪原,从繁华都市到偏远乡村,车流穿梭、人潮涌动。路通人畅,拉近了回家的路途,彰显出大国基建的底气与经济发展的实力。

便捷、高效、安全的交通网络成就“说走就走”的假日出行。公路网越织越密,今年春节,超21亿人次选择公路出行。截至目前,全国公路总里程约550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约19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铁路网四通八达,在重构国土空间新格局的同时,也让百姓的出行更便捷。截至去年末,全国铁路营业里程突破16万公里,其中高铁超4.8万公里,池黄、沪苏湖、集大原高铁等十余条新线迎来春节首秀。航空网覆盖更广,百姓出行更高效。如今,我国运输航空机场达到260余座,平均每天有1.5万班次民航航班翱翔蓝天。这个春节,民航单日旅客量突破248万人次,创历史新高……面对大规模的人员流动,一张安全、便捷、智慧的现代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加快形成,承载着一个活力满满的流动的中国。

需求供给同频共振让出行大流量加速转化为消费增长点。过去,回家是春运主要方向;如今,旅游流与返乡流交叠,编织成团圆乡愁与发展活力的协奏曲。

看需求侧,今年春节,不少人调休请假,拼出超长假期。长假催生“转场式休假”,先回家探亲、再出行旅游、最后返工返学,“多段式”度假、公铁空联程,不仅助推假日出行更火,也带动城乡文旅更旺,催生出活力涌动的春节消费市场。

看供给侧,各地春节期间纷纷推陈出新,做足“留客”文章。山西打造“平遥盛景”灯光秀,哈尔滨“上新”冰雪大世界网红景观,浙江推出赏绝活、看大戏等新春主题项目……优质供给竞相涌现,消费场景不断丰富,让出行大流量加速转化为消费增长点。国家税务总局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春节假期,旅游服务消费持续较快增长,旅游相关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7.5%。娱乐休闲成为旅游消费新业态,休闲观光活动、公园景区服务、游乐园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81.9%、59.5%、14.1%。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流动”是当代中国繁荣发展的重要因素。春运不仅是一年一度的“人类最大规模的周期性迁徙”,还是一场对于社会治理能力的大考。优异的答卷,离不开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网络的日益完善,也反映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伟大成就。从绿皮车到动车“陆地舰队”,从“摩托大军”到自驾新能源汽车,从持介绍信购机票到国产大飞机C919“上新”……几十年来春运的巨大变迁,映照着时代前进步伐。年年春运,岁岁温馨,在暖心服务中体验别样年味,在“放心”春运中感受幸福期盼,人们怀揣着满满的亲情和期盼开启新年新征程。透过春运图景,我们更加笃定“今天的中国,是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国”。新的一年,必将是更加温暖、充满希望的一年。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