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在市场收缩之后,开疆扩土的子品牌们也开始被回收。2025年开春,吉利热热闹闹的官宣极氪领克合体,而长城汽车方面却低调的传出欧拉要和哈弗并网的消息:现任哈弗品牌总经理赵永坡发微博称“兼管欧拉品牌”。



与此同时,有人猜测,此举或意味着长城汽车对中低端产品线的整合,再加上2024年10月份的时候就传出“欧拉App所有服务将迁移至长城汽车App、欧拉的销售渠道都将与哈弗合并”等信息,很多业内人士认为欧拉怕是要走到终点。但也有人认为,欧拉或许不会消亡,但可能会从一个独立的品牌,变成哈弗旗下的车系?



销量下行,欧拉失去独立的资格?

的确,当一个品牌失去市场价值之后,那退市就成为其必然的结局,而欧拉就处于这样一个生死存亡之际。数据显示,2024年欧拉销量为6.32万辆,同比跌幅接近40%。品牌销量支柱为欧拉好猫参数图片),全年销量为4.52万辆,同比跌幅也接近40%。



另外两款中高端车型,外观神似甲壳虫的欧拉芭蕾猫2024年销量1603辆,同比跌幅40.3%。造型让人想到帕拉梅拉的欧拉闪电猫,2024年销量2479辆,同比跌幅达到77%以上。从数据上看,欧拉已经失去15万-25万元之间的中高端市场,而7万-15万元的刚需市场,欧拉同样没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到了2025年1月份,欧拉销量只有1070辆,其中1000辆是欧拉好猫,欧拉闪电猫和欧拉芭蕾猫分别为40辆和30辆。按照这个势头,欧拉2025年全年成绩或还会大幅度下行,如果欧拉还继续作为独立品牌运营,那只会增加无意义的成本投入,给经销商和品牌带来压力。



因此出于降本增效考虑,让欧拉并入哈弗的经销商体系成为一个子车型会是更为合理举措。而对于欧拉不被市场接纳的原因,除了产品跟不上版本,另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品牌策略的副作用。

成败皆“全女”,欧拉被女性赛道拖垮?

不得不承认,欧拉作为全球第一个主打女性群体的汽车品牌,确实是非常有创意和魄力。从2021年“做「更爱女人」的品牌”到2023年“欧拉,ALL IN 女性,为女性造车”……可以说欧拉是将自己与女性牢牢绑定在一起,是现阶段唯一一个主打“全女车主”的汽车品牌。



好处很明显,欧拉一开始确实先声夺人吃到女性经济的红利,2021年销量达到生涯最高的13.5万辆,接着2022年和2023年均超过10万辆。

而弊端也非常明显,其一是受众群体狭窄,根据公安部的数据,国内女性驾驶人员数量为1.62亿人,而男性则为3.19亿,若精确到汽车消费群体则更少。因此专注于女性的欧拉在一迈入市场就失去了约70%的全性别用户基数,销量增长空间不高,这也是其花6年才能突破50万的重要关键原因。



其次就是市场稳定性不足,这里不得不提及一个2024年很火的“全女经济”,后来经市场验证,单一性别市场就是很难形成品牌忠诚度,李佳琪的眉笔都可以塌方,更不要说汽车了。只要行业出现更时尚、产品力更强、更照顾女性驾驶和情感需求的产品,其用户就会被迅速分流。

比如中高端的小米SU7,雷军称女性用户超过40%;中端市场,小鹏MONA M03的女性用户占比38.6%;低端市场,五菱缤果在2023年公布调研数据称女性用户超过68%。除此之外,比亚迪海鸥、吉利星愿也深受女性用户的青睐。



数据显示,2024年比亚迪海鸥销量47.9万辆,五菱缤果21.03万辆,吉利星愿上市80多天销量破5万……所以转型已经摆在欧拉和赵永坡面前。

变革在前,欧拉该不该放弃女性赛道?

就如前文所言,女性赛道的市场纵深很浅,品牌很难立足,所以赵永坡如果想拯救欧拉,那真的要要考虑从根子上做一些改变。



其一是放弃女性赛道,拓宽受众群体,将一些性别定向过于明显企鹅已经卖不动的车型给退场了,转而生产大众刚需的产品。比如A0高阶智驾车型、15万元级别的高阶智驾轿车。简单来说就是抓住2025年高阶智驾的风口,直接对欧拉进行一次转型,用性价比打动大众市场。

其次就是保留女性赛道,毕竟这是欧拉的特色,但是关键还是高阶智驾。根据《中国女性汽车消费趋势报告(2024)》显示,女性比男性更看重智能系统,购车均价是达到22.5万,购买20万-35万元级别车型的一项为27%,高于男性的26.3%。





换而言之,现阶段女性用户最感冒的,恰恰就是小米SU7、小鹏MONA M03这类在各自细分里高热度高阶智驾车型!在宣传上也打出“只为女性安全的高阶智驾”,或许还能挖一挖市场深度,成为“只为女性”的小而美的精品中高端产品线,也是一种生存之道。

但需要注意的是,现在市场格局变化是稍纵即逝,欧拉想要活的精致,得抓紧时间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