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中国首个白金标半马——2025眉山仁寿半程马拉松比赛结果揭晓。
来自肯尼亚的Alex Nzioka Matata、埃塞俄比亚的Fikrte Wereta Admasu,分别以59:28的成绩和01:06:28的成绩,双双创造了中国境内男子、女子半马的最好成绩。来自辽宁队的于水庆以1小时01分42秒净成绩、云南队的蒋发坤以1小时01分54秒净成绩同时打破中国男子半马纪录。
全国唯一白金标半马的含金量和影响力可见一斑。
于水庆(左三)以1小时01分42秒净成绩打破中国男子半马纪录。图据仁寿县委宣传部
仁马自2017年举办以来,这已是第8届,赛事规格也不断升级。2023年升级为精英标,2024年金标,2025年晋升为全国“唯三”的马拉松白金标、唯一半马白金标,实现了三年“三级跳”,这在国内乃至国际上都实属罕见。
一座中国西部的县城,凭啥能“跑出”全国第一个白金标半马?为何能屡屡创造全国第一的好成绩?
对速度极致追求,打造跑者PB梦中情道
白金标作为马拉松最高的赛事等级,其认证条件主要为赛事的组织和管理水平、赛事规模、参与国家的数量以及赛事的国际影响力等因素。
在一场马拉松比赛中能否跑出PB(个人最好成绩),对于每一位跑者来说都十分重要,而这也是一场比赛能否吸引到更多人参加,尤其是精英运动员参加的重要因素。而如何助力选手跑出PB,是每一届仁马的追求。既然影响选手的天气、环境等因素不可控,仁寿便将努力方向瞄准了赛道。在马拉松赛道评级里,直道占比是一个重要比例。直道占比越高,爬坡越小,就越利于跑者跑出PB。而仁马在每年赛道的优化上,以近乎执拗的态度一步步做到极致。
2017年,首届仁马累计爬升42米,直道占比52%;2018年,累计爬升55米,直道占比65%;2019年,累计爬升35米,直道占比88%;2020年,累计爬升21米,直道占比92%;2021年,累计爬升12米,直道占比93%;而到了2023年第六届时,赛道累计爬升已经只有5米,直道占比也达到了96%;2024年,直道占比达到了99%,累计爬升1米。而这一年,国内最好成绩在这里产生,西藏队扎西次仁和云南队张德顺双双创中国半马最好成绩,11人跑进63分钟,108人跑进70分钟,男子有11人跑进国际运动健将水平,38人达到国家运动健将水平;女子有16人跑进国际运动健将水平,29人达到国家运动健将水平。这也为仁马晋升白金标赛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25年,仁马对赛道进行了再次升级。赛道在去年基础上减少一个折返点和一个右转弯,将直道占比拉到了99.5%。这样的改变在跑者“翁老板”看来,“甚至是有点变态地追求更好。”
“赛道的设计思路就是致力于打造中国最速赛道。”赛事运营方博捷体育执行总裁贺永齐说,每一次赛道的变化都意味着所有的保障方案都又将从“0”开始,“只为助力每一位选手跑出PB。”
在最速赛道的赋能下,2025年的成绩也创造出了新的历史:中国境内半马男、女子记录,中国男子半马记录均被打破。中国境内半马记录打破者Alex Nzioka Matata表示:“赛道非常好,相比上一场比赛,这次跑起来轻松很多。”
众多精英运动员也刷新了PB。天津队解云策以63分钟的成绩刷新半马PB,而常跑全马的云南籍运动员高鹏64分钟的成绩也跑出了个人半马最好成绩。“比之前快了1分多钟。”高鹏说,“几乎全是直道,坡度差也只有1米,是我跑过的最好半马赛道。下次还会再来!”
8年见证 仁马每一年都在追求更好
早在2017年第一届仁马时,还在当体育老师的王东,就参加了仁马,他的身份是一名裁判员。
如今,已是仁寿县教体局体育股负责人的王东,对仁马更是了如指掌。“8年时间,仁马就升级为中国第一个白金标半马,这在全国都是绝无仅有的。”在他看来,仁马之所以能够短短时间,问鼎全国顶级赛事,主要源于3个方面。
一是赛道设计上当“仁”不让。“仁马从设立之初,依托仁寿大道、天府大道、中央水体公园,设计了高水平赛道。此后每年都在改进。”王东说,今年赛道除了直道占比越来越高和海拔高差越来越小外,还是100%全沥青路面,并且还很宽,赛道大部分宽度在18米,远超马拉松赛道要求标准。此外,四川2月的天气对赛事来说,温度适宜,运动员经过完整冬训周期,更利于调整状态,充分体现出“天时”“地利”“人和”的最速赛事。
二是赛事保障上当“仁”不让。王东说,比如医疗保障方面,国际上的要求是出现突发情况,救援人员应在3分钟赶到,而仁寿的速度是30秒。赛道上科学分布28个医疗站(点)同时还有急救跑者、摩托车骑行人员和急救救援人员,每隔100米设立观察哨,68个兔子随身背着AED跟跑。
三是服务水平上当“仁”不让。“马拉松不仅是对我们办事的考验,也是对我们接待外地朋友的考验,我们坚持‘优质温馨’的服务理念,为全国跑者提供最优质、最暖心的服务,让跑者来得方便、住得舒适、吃得安全、玩得开心、跑得愉快、走得依依不舍。”王东说,“比如我们依托全省各市州跑团,对口接待各省市的跑团,让他们能够方便地来,比如我们在成都、眉山等地都开通了接驳车,我们的酒店全部对早餐提前了供应时间,推出了退房延时服务等,优化各个细节保证参赛选手。”
王东介绍,今年升级白金标赛事后,参赛人数达到2.5万人,是历届之最,参赛人员的水平和赛事奖金也是历史新高。“白金标赛事要求至少有6名白金标运动员,即男女至少有3名白金标运动员。第一名奖金也从去年的1万5千元美金,今年提升到了3万元美金。”
全城参与 市民热情点燃赛事激情
赛事水平的不断提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优秀选手参赛。参赛规模从最初的几千人,发展到如今的数万人。对于一个小县城来说,一下子涌入上万人,无论从交通、住宿等各方面赛事保障上来说,都是一场不小的挑战和检验。
为了确保每届马拉松比赛的顺利进行,眉山市、仁寿县多次召开调度会,深入研究赛事细节,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实举措做好赛前保障和赛事服务。此外,仁马赛事的成功,也离不开广大市民的深度参与和热情支持。每年赛事期间,仁寿市民们都踊跃参与到赛事志愿服务、宣传推广、观赛助威等活动中,许多市民还自发组织啦啦队,为跑者献上精彩表演,整个城市洋溢着浓厚的马拉松氛围。“氛围非常浓,包括各地的宣传标语还有大家的热情,以及比赛的拱形门前几天就搭建起来供跑友打卡,这是很少见的。”跑友“山居老虎”说。
中铁仁禾小区,紧邻半马起点。开赛前,彭海军和姚琳夫妇,就把自家房间打扫干净,通过社交网络,无偿提供给了参赛选手。“虽然不认识,但只要来了仁寿,就是我们的客人。”
“我跑过全国很多马拉松,仁寿除了成绩好,最让人舒服的,是你能感受到当地人浓浓的热情和善意。”来自遂宁的跑友一帆说。
2025全国半程马拉松锦标赛(第1站)女子组冠军、四川籍运动员何巫呷更是在比赛中感受到了市民们的鼓励。“其实今年我跑到后面10公里的时候状态不好,有点想放弃了,但周围的市民们一直在喊加油!就又激发了我的斗志,想着一定要把冠军留在我们四川。”
前奥组委、世界田联技术代表Brian Roe也表示:“在县城举办这样的大型赛事,所有人都充满了激情,所有人都参与了进来,这是仁马的特色,也是仁马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