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早上8时30分,2025全国半程马拉松锦标赛(第1站)暨第八届信利眉山仁寿半程马拉松•跑遍四川(眉山站)(以下简称眉山仁寿半程马拉松)在仁寿县激情开赛。
随着发令枪响起,来自国内外的2.5万名选手共同起跑,五彩缤纷的服饰汇聚成一条流动的彩虹,点缀着长长的赛道,成为初春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围观的群众翘首以盼,呐喊着为比赛助力加油,处处是热情似火的氛围。
经过激烈的角逐,来自肯尼亚的Alex Nzioka Matata以59分28秒枪声成绩创造中国境内男子半马最好成绩;来自埃塞俄比亚的Fikrte Wereta Admasu以1小时06分28 秒枪声成绩创造中国境内女子半马最好成绩;来自辽宁队的于水庆以1小时01分42秒净成绩、云南队的蒋发坤以1小时01分54秒净成绩同时打破中国男子半马最好成绩;来自四川队的何巫呷以1小时08分30秒净成绩创中国女子半马历代第二好成绩。
“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赛事,每个环节都组织得很好。”谈到对眉山仁寿半程马拉松的整体印象,前奥组委竞赛总管、世界田联技术代表Brian Roe还说,赛道的设置也非常合理,有利于选手冲刺好成绩。
Alex Nzioka Matata和Fikrte Wereta Admasu也一致表示,眉山仁寿半程马拉松的赛道设置很棒,跑步时的体验很好,希望有机会还能来参加比赛,再次突破自我。
据悉,创办于2017年的眉山仁寿半程马拉松,历经数年积淀锤炼,以优质的赛事执行、特色的赛道设计,吸引国内外跑马爱好者踊跃参赛,成为国内极具影响力的品牌赛事。2025年眉山仁寿半程马拉松更是升级为白金标赛事,成为继厦门马拉松、上海马拉松之后,中国的第三场世界田联白金标赛事,也是中国首场白金标半程马拉松赛事。
多年来,眉山仁寿半程马拉松组委会在平均海拔为406米的仁寿城区尝试了7次,从直道占比52%到99%、累计爬升42米到1米等方面不断优化。2025年,继续对赛道进行了升级,减少1个折返和1个右转,将直道占比提升到了99.5% ,坡度变化保持为“1”米,冲刺道长度为1200米,出发道宽度为18米,最短路径“蓝线”覆盖21.0975km,整个赛道平坦又宽敞,弯道少,坡度小。
赛事服务方面,眉山仁寿半程马拉松同样赢得了参赛选手们的一致好评。本次赛事设置1个医疗指挥中心、3个定点医院、沿线布局28 个医疗站(点)、调派车辆 42 台、AED 76 台,保障人员677人,确保参赛选手在比赛过程中能够得到及时的能量补充和医疗保障。同时,2387名志愿者有序分布在各个点位上,涵盖了起点、终点、每个补给站、医疗站以及关键的路口和转折点等,确保在每个环节都能为选手们提供贴心、周到的服务。 为了营造更好的参赛氛围,本次赛事沿途还设置了13个“氛围营造加油点”,让选手们在奔跑的过程中,感受到满满的仁寿热情。
“完赛不是终点,而是和仁寿恋爱的开始。”赛事圆满结束后,不少跑友不约而同提到这个比喻。他们约定,要用脚步续写故事,去黑龙滩追一场“水与跑道一样温柔”的日落,到栖西里夜市就着烧烤听本地跑友“摆龙门阵”。
一项运动的蓬勃健康发展,不仅有赖于举办赛事活动,更离不开基础设施的完善与行业规范的建立。眉山仁寿半程马拉松一年更比一年好的背后,是当地对全民健身的重视和持续投入。
近年来,仁寿县不仅配套建设了多个运动型公园和健身步道,为群众提供了良好的运动环境,还积极开展马拉松知识普及和跑步技能培训,提高了群众的参与热情和运动水平。同时,还通过引进专业赛事运营团队,制定科学的赛事组织方案,确保了赛事的安全性和专业性。一项项务实举措的落地,助力着马拉松这项运动在仁寿的全面铺开,也让马拉松成为仁寿的一张体育“新名片”。
“2026年眉山仁寿半程马拉松将继续保持‘世界田联白金标赛事’级别,争取再次创造中国境内半马和全国半马最好成绩,成为享誉全球的半程马拉松赛事。”赛后,仁寿县相关负责人诚意满满地说,希望2026年,再次与来自世界各地的跑友们相遇。
文/程思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