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增强青少年识毒、防毒、拒毒意识,筑牢青春防线,2月22日,青年梦想家志愿服务中心在河北区屏花里党群服务中心开展了主题为“珍爱生命,青春自护”的禁毒培训活动。40余名青少年齐聚一堂,共同学习禁毒知识,筑牢青春防线。
本次活动特别邀请了天津市公安局老公安宣讲团的于建文老师和天津市“红烛”禁毒志愿者宣传队的队员们。他们用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方式,为青少年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禁毒宣传课。
相声、快板、朗诵、唱歌等形式多样的表演让现场气氛热烈,掌声不断。于建文老师结合自身多年从警经历,用真实案例向青少年讲解了毒品的种类、危害以及如何防范毒品侵害。“红烛”禁毒志愿者宣传队的队员们则用生动形象的表演,将禁毒知识融入其中,让青少年在欢声笑语中学习到禁毒知识,深刻认识到毒品的危害。
活动现场,青少年们认真聆听,积极参与互动问答,分享学习感受。他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学习,对毒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今后一定会提高警惕,远离毒品,并积极向身边的人宣传禁毒知识,争做青年禁毒宣传员。
青年梦想家志愿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今后将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禁毒宣传活动,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为构建无毒社会贡献力量。
“珍爱生命,青春自护!” 让我们携手共进,为青春保驾护航,共创无毒未来!
以下为部分参与活动同学的感想
汇文中学 焦翊轩:今天通过参加青年梦想家志愿服务中心组织的禁毒宣传志愿活动,我认识到了禁毒这件事关乎每一个人。毒品问题看似离我们正在校园里的少年很遥远,但纵观历史横看案例,毒品的危害实际上就潜伏在我们身边的每个角落。禁毒无小事,安全靠大家。我们每个人都应成为禁毒的参与者实践者。同宣讲老师们的交流互动让我更加增强与大家携手构建无毒社会,守护美好家园和宝贵生命的信心和决心。
汇文中学 华海曈:在这次社会实践中,我学习到了和禁毒有关的知识,深切体会到了毒品的危害。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该从我做起,从身边人做起,了解禁毒知识,拒绝毒品,珍爱生命,青春自护。
第十一中学 孟德鸿:在这次禁毒知识讲座的洗礼下,我深刻领悟到毒品犹如潜伏的猛兽,不仅肆意摧残着个人的躯体健康,更如阴霾般笼罩在家人与亲戚的心头,给予他们无尽的心理创伤。
讲座内容犹如万花筒般绚烂多彩,引人入胜。无论是通过群口相声那生动诙谐的演绎,还是朗诵者声情并茂的诉说,都将毒品的危害刻画得入木三分,让我对毒品的认知更加立体而深刻。
回望历史长河,一个世纪前,西方列强如贪婪的饿狼,觊觎着中国的富饶,将鸦片如般植入这片古老的土地,肆意践踏中国人民的尊严与健康。而今,新一代毒品又如幽灵般卷土重来,企图再次侵蚀我们的灵魂。我们岂能坐视不理?让我们携手并肩,筑起禁毒的长城,用坚定的信念与行动,守护这片我们深爱的家园,让禁毒之光照亮每一个人的心灵之路。
毒瘤
天津益中学校 宋硕洋:今天有幸参与青梦组织的"珍爱生命,青春自护"禁毒知识志愿活动,通过"红烛"禁毒宣传队爷爷奶奶们以情景剧、快板、相声等生动有趣的宣讲演出方式,让我更深入的学习了禁毒相关知识,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更深刻地触动了我的内心。
毒品,这个看似遥远却又潜伏在暗处的社会,其危害之深、影响之广,远远超出了我之前的认知。在这次学习中,我了解到毒品的种类繁多,从传统的鸦片、海洛因到新型毒品如冰毒、摇头丸等,每一种毒品都以其独特的方式侵蚀着人们的身心健康。毒品成瘾性强,一旦沾染上,往往难以自拔,甚至会导致生命的消逝。更令我震惊的是,毒品问题不仅仅是个人的悲剧,它还像瘟疫一样蔓延,破坏家庭的和谐,影响社会的稳定。
毒瘤
未来,我将持续努力学习禁毒知识,积极参与相关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禁毒意识和能力。同时,我也呼吁社会更多的人能加入其中,大家共同携手,将禁毒的火种播撒到每一个角落,让爱与光明照亮每一个被毒品阴霾笼罩的心灵。
小外 李卓轩:毒品,一个令人闻之色变的词语,它像一只无形的魔爪,侵蚀着人们的身体和灵魂,摧毁着无数家庭的幸福,为了让青少年认清毒品的危害,今天"红烛"禁毒宣传队的爷爷和奶奶们,以情景剧、快板、相声等生动且有趣的演出方式。
让我认识到了毒品的危害,让我在有趣的演出里学习到禁毒的重要性。
在学习当中我认识到毒品的种类多种多样,由最传统的鸦片到新型的冰毒而又衍生出新兴的邮票和彩虹烟,每一种毒品都在用它们不同的方式破坏着人们的身体和精神。
毒品看似和我们这些仍在校园内的学生很远,但历史的案例告诉我们:毒品距离我们并不遥远,它们藏在各个角落伏击着。禁毒不是一件小事,它与我们所有人都息息相关,我们要将更多人加入禁毒的活动当中,大家一起努力,将社会变得无毒无害、守护生命的防线,绘制未来的蓝图。
南开中学 齐靖萱:在今天的禁毒活动中,宣传队的队员们向我们讲解了毒品的定义、种类,并用平易近人的艺术形式演绎了毒品对个人与国家的危害。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新兴毒品的描述:通常伪装成青少年喜欢食用或接触的物品,比如跳跳糖、邮票等,这提醒着我们,除了避免接触陌生人给的物品外,还要多加注意这些东西的来源是否正规,这样才能确保我们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顺利“自护”。(记录者 韩璐)
责任编辑:丁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