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综上的大浪淘沙过后,留下的演员,大多真的有一天能够成为行业头部的一份子,这也是热闹的《演员请就位3》追求的终极目标:让好演员上桌。

作者 | 菠萝包(北京)

《演员请就位3》就像一个微缩版内娱生态圈。

打开这档综艺才发现,除了观众常看到的那群有名有姓的艺人,影视行业还有那么多处在一个尴尬位置的演员们。

有演了十几年戏不上不下,代表作为0的;有代表作不少,但苦于年龄焦虑亟待寻求突破的;也有让人捉摸不透为何会走演员这条路的……

这档综艺的观感完全可以浓缩成一个「真」字,除了即兴表演中真实临场反应带来的热闹,《演员3》难得能够直面行业里最犀利的问题。第一期节目中所有演员不得不接受惠英红与杨晓培的拷问,「是否整过容?有没有参演作品豆瓣3分以下的?是否被换过角?」每个问题砸下来,都预示着一种尴尬而迫切的职业痛点。



那么好演员究竟是怎样的,在如此残酷的市场竞争下他们该何去何从?这也是升级了节目思路的《演员3》想要探索并寻求解法的核心问题。

第三季抛开了前两季中更高的淘汰率与强竞技性,转而选择了还原真实的影视工业生态。从第一集中能提供沉浸式表演环境的「表演之城」开始,来到这里的演员需要做的第一件事,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入戏」。

从第一关的试炼开始,《演员3》的镜头堪比内娱放大器,那些让观众和导师吴镇宇一样难以表情管理的神奇画面,新人演员为博关注而胡乱使力的状态,何尝不是行业乱象的生动缩影。

观众期待新人,大银幕与小荧屏都需要新鲜感。这也是支撑演综成为热门综艺品类的重要原因。《演员请就位》前两季节目让孙阳、高至霆等优秀演员被更多观众看到。导师尔冬升为指导过的演员组局拍摄口碑佳作《海的尽头是草原》,演综的意义其实已得到验证。

演综上的大浪淘沙过后,留下的演员,大多真的有一天能够成为行业头部的一份子,这也是热闹的《演员请就位3》追求的终极目标:让好演员上桌。



1.真诚永远是必杀技

真诚是节目遴选演员的首要标准,也是打动导师的第一要义。

有过《忽而今夏》《二十而已》等代表作的卜冠今,沉寂一段时间后以一种略显陌生的形象出现在节目上。她用手绘+手写的方式准备了一份简历与关键词,向所有人坦白这些年住进山里、总在接同质化角色,离开了待了七年的公司等人生变故。



在这段不做任何矫饰的剖白中,卜冠今几乎说出了腰部演员的共同困境:「我很不满足,我特别渴望有新鲜的题材和不同类型的角色,尤其是像于佩尔导师演过的那些比较边缘困境中的人,但现实中我连这种试戏的机会都没有。」掏心掏肺的一段话,让陈凯歌导演记住了她的朴实,甚至让吴镇宇听得眼含热泪。

这份对行业的热爱和尊重也延续到了正式考核中,卜冠今与吴镇宇合作对手戏时,面对带有大量留白的题目,她迅速给出了自己的人物理解,用一种泼辣俏皮的方式呈现出一个身处异国他乡,却被误认为从事风俗业女孩的心酸。这段表演不仅让现场其他演员拍手叫好,也获得导师们的首肯,「能迅速编出合理的对白,接住了吴镇宇的戏。」就像登上热搜的词条「这还是我认识的姜小果吗」,观众也期待着见证卜冠今能走多远。



正如节目slogan那句「想入席 先入戏」,好演员不会在节目中被埋没。

宋伊人凭借一腔信念感演绎出家破人亡、被迫贱卖自己的底层人形象,成功被章子怡选中,她大方和其他人分享经验,「要把设定的画面刻到脑子里」。从网红转型为演员的张百乔用真情诠释一位卖豆腐的脑瘫患者,打动了陈凯歌。多届戛纳影后得主、法国导师于佩尔,在语言不通的情况下,也被贺美琦与马启越演绎的兄妹告别所打动,「贺美琦做了很少的事,但足够让人感动」。



《演员3》里,真诚的不止那些想抓住机会的演员,还有几位导师。陈凯歌在大师课上,给缺乏经验的年轻演员思路上的指导,「演戏有时候是内心充沛了,表面举重若轻」,表演细节上的差池也不会被陈导放过,像蒋依依饰演的盲人就被点评要展现眼睛的「滞」,而不该出现眨眼的动作。章子怡在进入表演之城前,专门准备了关键词纸条帮助演员转变思路,更好的进入考核状态。



帮张亮助演的惠英红,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何为影后级别的表演。即使在妆造氛围全无的舞台场景下,红姐坐下就能入戏,即兴演绎出一个心狠手辣、笑里藏刀的大佬形象,离开时哼唱的童谣让弹幕直呼头皮发麻。吴镇宇延续了一贯的风格,犀利而精准,在被邀请为演员做表演示范后,起手就是一套催泪的满分解法。



真诚是永远的必杀技,是《演员3》上导师与演员们互相成就的关键词,也是这档节目想传达给观众的:真实的影视圈正是如此,乐子和热闹背后,唯有真诚的表演能打动市场与观众。

2.为好演员指条明路

相比前两季,《演员3》更大力度的将舞台让渡给了演员,这一季几乎从台前幕后全方位呈现了影视行业运转的真实生态。

第三季创新性的开拓了演员赛道化的考核。节目根据市场现状整理出五十个热门赛道,演员可以自行选择小人物、黑莲花、蛇蝎美人、窝囊废等多个赛道,导师由此出题考核,助力演员在适合的戏路上走的更长远。



选择了狠人赛道的张亮,坦然面对了自己演戏十余年却无代表作的窘境。导师顺着张亮自我介绍中所表达的,让他演绎了自己擅长的几种不同的「死」,惠英红、吴镇宇轮流上台为其搭戏,导师王丽云帮他开拓思路:「死可以是被毒死、上吊死,而不光是被捅死」,一阵见血的指出了张亮这类演员难以突破舒适区的痛点所在。

以甜妹形象被观众熟知的苏晓彤,大方介绍了自己在这一赛道的优势,也表达了希望在节目上迸发未知能量的期望,「作为演员都不希望自己是单一的」。

在陈凯歌导演给出的命题下,苏晓彤与王佑硕合作演绎了一对在横店拍戏的群演小情侣,生活化的台词与对底层演员的细致揣摩,让她的表演自然又不失看点。上来就是大胆的一句「我今天见到章子怡啦」,带观众迅速入戏。与男朋友吵架后她裹着对方衣服像个小女孩一样哭起来的表现,动人且有说服力。

苏晓彤凭借自身努力展现出她在「甜妹」赛道上的爆发力。这段生活化又不失小设计的表演,不仅获得了陈凯歌与章子怡的两个A级评分,也让向来毒舌的吴镇宇感慨「你已经是我见过,我想赞美你的人了。」观众席上的其他演员也轮流表达了对这段表演的喜欢,表示她值得一个S评级。



除了细分赛道的看点,《演员3》还建立了一个导演、观众、行业共同参与的考核与评选标准。S评级不会永远停留在一个人手里,发声和选择的权利会交给观众。市场初评级达到S的张百乔,因为初步考核的不妙发挥最终只获得B级评分。大学生张嘉元面对考核的态度不够端正,换来了章子怡残忍的「无法评分」。但导师们也会真心鼓励对自己不满而懊恼的演员:希望你有不一样的表现。

此外,《演员3》通过创新赛制,帮助演员提升演技,拓展真人秀空间。第一期表演之城中综合考验了演员的临场配合、妆造选择以及创作能力。后续节目还将通过群戏考核、跑组试戏、IP团战等形式模拟真实行业环境。

表演赛道的细分、赛制的优化,正是《演员请就位》作为系列综艺,不断跟进影视市场变化做出的调整,也是为了托举好演员做出的实际改变。

3.从演综开始改变行业

《演员3》播出至今,每一期都能产出多个被观众反复讨论的热点,从杨子的表演、吴镇宇不留情面的点评、被怼到碎掉的张嘉元、张百乔张亮的发挥、卜冠今的自述……演综的乐子总是看不完的,观众各类声音与评价的背后,都指向一个共同的需求——在影视作品中看到优秀的新面孔。

对好演员的迫切需求存在于影视制作流程的各个层面,导演缺新人用,更苦于挖掘新人的费时费力。新人演员苦于找不到合适的赛道,想转型的演员缺少合适的机会。就像观众总在吐槽「电影圈总是几个人的游戏,电视剧是排列组合,短剧演员需要先卸载手机里的番茄小说。」

演综固然乐子多又热闹,但不可否认,它能为好演员提供一个被更多人看到的平台,也是一次突破职业瓶颈的契机。



《演员3》通过连接影视创作者与观众,直白的向大家展示好演员是如何在大浪淘沙中留下来的。对职业抱有热爱的卜冠今;用心揣摩角色的宋伊人、张百乔;真诚大方的新人马启越、赵蕴卓等,已经随着节目播出,被观众讨论、熟知。

用心的表演一定会被看到,而观众那些真心的或是调笑的评价,终有一天会成为推动从业者们考虑选角标准、制作的影响因素,进而对行业做出由小积多的改变。

《演员3》以一种制造乐子般的模式揭开行业乱象,鸡飞狗跳的录制现场,既是演员们展示自己在镜头前的功力,也向所有观众和从业者,传达演员这个职业在幕后付出努力的必要。「真诚演戏、艺德为先」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导师们在贯彻践行的考核标准,好演员在节目上历经沉淀,终会从热闹中走到大众视野里,走向更优质的作品。

《演员3》的这场微缩版内娱观察,是一种试图从上游改变行业的尝试。不止是给观众看热闹,更是向业内传达:好演员不论出身、不分年纪,找对赛道真诚演戏,总有一天会上桌。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