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流行一种辨别驼骨和牛骨的新方法,不少人都做了实验,然后直呼上当了!原来手里爱不释手的驼骨都是牛骨!


这个辨别方法就是用紫光灯看骨头,据说牛骨在紫光灯下黄色荧光线很明显,横纹的珠子,荧光线也是横着的,顺纹的珠子荧光线也是竖着的,荧光线的方向和纹路一致(个别牛骨也没有荧光线)。


驼骨也会有一点黄色的荧光反应,但是没有明显的黄色荧光线。


很多玩友都以这个为标准,辨别自己手里的驼骨是不是牛骨了,也有确信自己被骗了的。


但是说实话,这个紫光灯打出黄线的反应,到底是有什么具体的科学依据,老盘真是到处查资料也没查到。所以老盘觉得不能以这个为绝对的判断标准,咱们得结合下面多个方面,再去综合判断

看成品

大多数原生态驼骨与牛骨,从颜色上就一眼可辨别。牛骨不脱脂也偏白,但是血色纹路都比不了驼骨。因为牛骨的密度比驼骨要低,比驼骨纹路更粗糙,生长纹纵向比较明显。


闻味道

牛骨有一股奶膻味,驼骨则味道比较淡,是另外一种奶膻味。如果啥味没有,可能是塑料的。如果味道刺鼻,可能是工业脱脂后的化工味道(现在也有商家可以把骨头处理到没有特别的味道,所以大家还是综合判断)。


问价位

牛骨也会冒充驼骨老白料。12*10的顺色老白,如果是真的驼骨料子,那价格肯定是不便宜的。基本上,只要脑子清醒不上头,当看到一个比正常价位低很多、甚至半价、几分之一的价的时候,就应该意识到问题了。

驼骨价格的取决因素

棕眼:即骨头的神经线,也就是俗称的骨纹,一般密度越高棕眼越少。虽然棕眼越少越好,但是棕眼是基本无解的,哪怕用刷子刷干净,后面也会继续进灰。除非一直密封不盘,但这样就没意义了


密度:密度越高,手感越好,更有盘玩和收藏价值。判断密度最直接是靠手摸,成年骆驼的小腿骨的中间部分是密度最高的,像其他部位比如大腿骨,密度就会差很多,但是优势就是骨壁厚尺寸更大,所以一些15mm的大尺寸驼骨,市场价反而相对便宜就是这个原因。



其实很多商家卖的百来块的驼骨,密度都很普通,取的都不是最好的部位,所以价格也低。建议对驼骨有兴趣的玩友都好好挑选一条密度好一些的驼骨,预算提高一些,因为密度高的手感真的很好,不要买到了入门级品质一般的驼骨就对所有驼骨失去了兴趣。

花色:花色每个人喜好不一样,驼骨花色众多,越规整的越受欢迎。但是规整都是需要攒,需要多切料凑的,所以一些花色好看的驼骨会贵,因为耗损大。


尺寸:密度,棕眼,花色等条件都相同情况下,尺寸越大越贵。

上手盘

手感这个东西因人而异,但总体来说,驼骨确实更润、更滑一些。驼骨密度更大,分量更重,上手沉甸甸,而牛骨不仅相对涩一点,骨质也比较薄,不趁手,还更容易裂。


大家也别误会,老盘绝对不是说牛骨不好,现在牛骨纯粹是被无良商家的造假和染色搞臭了名声。实际上一些牛骨和牦牛骨血色和玉化的效果都非常美,密度好的和大理石一样,而且还不容易脏。


所以咱们别一杆子把牛骨打死,牛骨值得,驼骨也值得,只要不是驼骨价格买牛骨,上手盘的喜欢,它都值得,你说是不?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