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好奇,究竟是何种木材,能让古往今来无数人为之倾心?它又是凭借怎样的独特魅力,在历史长河中闪耀数百年,成为家具与器物制作中的传奇存在?答案便是黄花梨。
黄花梨,学名降香黄檀,其历史源远流长。最初,它或许只是在局部地区为人所知并利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声名远扬。古代工匠惊叹于其独特质地与纹理,开始将其用于制作各类器物,黄花梨就此开启辉煌篇章。
清代的黄花梨提盒
黄花梨特征显著,纹理优美,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流畅,或隐或现的“鬼脸”更是增添神秘色彩。这些“鬼脸”实则是生长中受伤害形成的结疤,却成独特标识。其颜色丰富,从浅黄到红褐过渡自然,温润色泽似经岁月打磨,散发柔和光芒。
表面环状纹路是黄花梨树天然自带的年轮,因其不规则的外貌常被人戏称为“鬼眼”
黄花梨质地坚硬,密度较高,拿在手中分量感十足。同时,稳定性极佳,不易变形、开裂,以其制作的器物能历经岁月洗礼仍完好无损。此外,黄花梨还散发淡雅香气,清新宜人,且具驱虫防霉功效,更显珍贵。
明末清初的黄花梨提篮多纹理素雅,以铁梨木镶底,其工艺精简质朴,突出木质本身的纹理美,是明末清初时期文房家具典型的美感代表。
清代的文芳家具逐渐开始追求工艺,此次呈现的清代黄花梨提盒中的螭龙纹就可见一斑。
黄花梨的兴盛,要追溯到明朝。彼时,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蓬勃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追求更高。黄花梨以其无与伦比的特性,成为皇家贵族与文人雅士的心头好。明代黄花梨家具制作工艺登峰造极,匠人们以精湛技艺与独特审美,将黄花梨之美发挥到极致,家具造型简洁大方、线条流畅,注重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成为中国家具史上的经典之作。
明末清初的黄花梨提盒
本期栏目,我们有幸呈现两件极为难得的黄花梨手提盒。这两件珍贵的黄花梨手提盒,均来自收藏家卞女士的珍藏。卞女士自幼受父亲影响,她的父亲对黄花梨收藏情有独钟,家中藏品丰富。在父亲的熏陶下,卞女士逐渐对黄花梨收藏产生浓厚兴趣。在父亲的悉心教导与传承下,这些黄花梨藏品成为卞女士收藏门类中的重要部分。如今,卞女士希望通过我们的栏目,让更多人领略黄花梨的独特魅力,感受这跨越时空的文化传承。
记者 / 王龑君
编辑 / 樊陆佳
图片 / 成子锴
视频 / 成子锴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黄/浦/进/行/时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