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诗婢家”,不少资深成都人都知道,这是一个成都的百年文化老字号。近日记者从成都诗婢家文化公司了解到,该公司将首次作为出品人,试水短剧行业。“诗婢家”也因此成为国内首个“进军”短剧圈的文化老字号。



最快下个月启动系列短剧拍摄

预计暑期档推出

“这是一次大胆的尝试!”“诗婢家”第四代传承人、成都诗婢家文化公司执行董事柏添这样描述此次对短剧的“拥抱”。

“诗婢家”创办于1920年,与荣宝斋、朵云轩、杨柳青并称为国内四大文化老字号,目前已发展成为集文房四宝、书画装裱、艺术拍卖、艺术展览等经营业务于一体的文化企业。

百年文化老字号为什么要去拍短剧?柏添表示,这源于今年1月11日,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文化和旅游部等联合启动了“微短剧里看非遗”创作计划,这给了他灵感和动力。“在机缘之下,我们正好也接触到了一个优质的打造短剧团队,不仅了解到了当下短剧生态圈的发展情况,对这个全新行业有了更多的、更深的认识,也碰撞出了联合出品的想法。”

据他介绍,此次打造的首批次短剧共分为三部,每部预计为60集左右,最快将于下个月完成拍摄准备并启动拍摄,计划在今年暑假推出。



将讲述非遗故事

还将植入青羊元素

“虽然这次我们的表现载体是短剧,但在调性上,我们是积极向上和正能量的;在内容上选取合家欢亲情、双向奔赴的爱情等现实主义题材,其中会讲述非遗故事,也会植入青羊元素。”柏添向记者介绍到。

他表示,此次老字号试水短剧,就是想尝试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促进传统的非遗文化与新兴的短剧交融互动,让非遗通过新技术、新场景、新形式焕发出新生机、促进其活态传承,搭建起短剧与非遗良性互动的新桥梁,实现“1+1>2”的积极效果。

作为出品方,本次不仅将会利用短剧进行非遗以及公司品牌和产品的宣传输出,还会在版权收益、流量分成等方面也同时试水,探索全新的业态与赛道,积累更多“触网”“破圈”的经验。



老字号的“破圈”“破局”

一直在进行

成都“诗婢家”试水短剧,开创了“全国第一”——国内首个搞短剧的文化老字号。放眼全国,老字号在新时代如何与时俱进,实现“逆生长”,大家一直在探索。

以成都为例,百年老字号赖汤圆在2023年对总府路店进行全面升级,同时敏锐地洞察到夜间经济,根据当下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将营业延长至深夜12点;在产品上,结合成都地域特色和年轻人消费偏好推出的创意产品“熊猫汤圆”,成为其线上线下销售的“人气王”,仅2023年,就累计卖出70万颗。

今年元宵节期间,稻香村在北京雍和宫店推出了一款别具一格的快闪店——汤圆雪屋。这个快闪店以元宵节的传统元素为灵感,打造了一个巨大的雪屋,仿佛将人们带回了古代,体验那灯火辉煌、热闹非凡的元宵佳节。稻香村作为中式糕点的老字号,近年来一直在寻求创新,以吸引年轻消费者的注意。稻香村表示,通过快闪店这种潮流形式,希望提升品牌在年轻消费者中的认知度。

【记者手记】

去年,春节申遗成功,大家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再次大大提升。而《黑神话:悟空》《哪吒2》的“出世”,更是将国潮热度拉到一个空前的点。这些对于老字号而言,都是难得的发展机遇。

师古不泥古,创新不离宗。可以清晰地看到的是,老字号想要“永葆青春”,甚至实现“逆生长”,就必须不断求新求变。如何把产品、服务打到当下年轻人的“心趴”上,吸引更多客群,老字号不妨多多研究一下当下的新商业逻辑以及新消费人群的消费生态与消费心理,设计和优化出新产品,在审美上符合年轻消费者的口味和需求,在营销上积极拥抱新零售、直播带货、社群运营、内容传播等形式,努力在“破圈”上下功夫,塑造出老字号的“新IP”。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袁弘 图据 受访单位 责任编辑 罗皓 编辑 戴艾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