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9日,京东称,3月1日起将逐步为外卖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为兼职骑手提供意外险和健康医疗险。同一天,美团称,今年二季度开始逐步为全职骑手缴纳社保。隔日,饿了么也声称已有类似举措。
我本疑惑,按正常趋利的商业逻辑,想尽一切办法外包劳务以降低运营成本的平台,为何突发“慈悲”主动“揽责”拿出部分收益来填补社保?
到底是平台为竞争主动为之,还是行政压力之下的迫不得已?
后面看到财经报道,果真有提及,“在有关部门指导下”,平台方推进落实多部门2021年7月联合发布的《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
这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好政策。文件早已明确,组织未参保的灵活就业人员,按规定“应保尽保”。
起初我认为这是各方合力推动下的“突破”,大快人心,平台方终于干了件本就应该做的事情。
只是没想到,也有骑手小哥现身吐槽,流露诸多不满。
- 骑手是否需要社保?
据财新报道,“2023年美团有745万名有接单收入的骑手,其中全年接单在260天以上的为全职及稳定兼职骑手,大约82万人,占总数11%”。实际上,我国外卖骑手的总量已超过1000万人,这个规模比以色列全国人口还多。
网上不乏骑手的日常写实视频,艰辛无需赘述,有甚者横卧街边风餐露宿,徐峥演的《逆行人生》尚不足表其一二。
理论上,社保是对他们艰辛工作的一种长期保障,为何有些骑手意愿不强,甚至有抵触情绪?我捋下来,或有几个方面的缘由。
有些骑手,送外卖只是兼职,本已有一份社保,或未将外卖当长期职业,需待有稳定工作再考虑缴交社保;有些骑手,着急用钱维持家中温饱,每月几百对他们来说也不是小钱,宁要现钱,不需社保;有些骑手,在农村新农保或老家县城已按较低标准代缴,不愿意按大城市高标准交,反正以后退休也没有机会按城市标准享受;有些骑手,是劳务派遣,挂在外包平台,层层计费,程序上实施有难度;有些骑手,纯粹担心因交社保转“正编”后,工作时长和收入会因为“合规”要求而被压缩。
这些因素中,最核心的根源是生存的压力。如果生计都成问题,哪有余力去补贴远期,去为一个虚无的未来付费。
这不仅是外卖行业的问题,还有诸多身处“共享经济”或者“服务外包”行业的就业人员,都会有类似的困扰。
我梳理未必全面,各位可留言补充。
- 社保是否需要骑手?
社保亟需扩大参保基数,这是显而易见的动向。
近年职工养老保险实际参保率仅有70%左右,过去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率也比较低。有数据说,2亿灵活就业人员仅有30%参保。现在又有不少人,因为裁员失业,从之前的正常企业参保流入灵活就业群体。于是,社保的“关照”紧跟趋势延伸到灵活就业,不足为怪。
以前此举未强制推广,确实也担忧引发抵触。现在推进,应是无奈之举,担忧主要发端于养老金资金池的可持续性。
社保里面养老金费率最高,企业、个人合计为24%,此“税”可谓“重中之重”。
参考此前的测算,叠加生育率走低、老龄化加速、缴费人群萎缩等因素,养老金的收支缺口在扩大。
按2022年数据,剔除财政补贴,保费覆盖收入仅能覆盖支出的83%;而支出端,从2013年1.8万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5.8万元,十年间年均增长12%,远高于GDP增速。
加之疫情过后,经济下滑,有些行业失业人口暴涨,社保断缴情形并不鲜见。
有关方面应是进行过一番利弊权衡,才在这个时刻,敦促平台落实社保。
平台明确雇佣关系,普及社保福利,算是一种可喜的进步,只是如何让政策变成可持续的“福利”,需各方主动让利,推进相关的改革。
- 社保的分配
大的方面,社保体系如不尽快改革,必将面临大众续缴意愿趋弱的问题。
这不仅是骑手小哥的意愿弱,也还有众多年轻“牛马”的意愿也不会强。
互助共济,是企业为员工缴交部分纳入社会统筹的正当性基础。如果养老金分配显失公平,就会侵蚀这种正当性,对企业形成负向激励,也损害个人的缴纳意愿。
因“双轨制”改革落地仅过10年,现有的退休人群,相当部分都未曾缴纳社保养老金。在同样未缴社保的情况下,“视同缴纳”的机关退休人员每人的月均养老金是城乡居民标准的28倍(6148元 vs 217元)。
因此有网友调侃称,“我在城里打工给老干部养老”,在实收现付的机制下并非戏言。
把社会“抚养比”揉开来看,比较扎心。一个骑手风里来雨里去送1000个外卖,或10个骑手一个月里啃馒头省吃俭用交社保,也未必能供养一个机关退休的老同志。
这种机制是否有违“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
不用多醒目的人都能看出来,厚此薄彼的社保制度须尽早予以改革,否则主动断缴者必然逐年增长,基金也将难以为继。
- 平台的责任
中间层面,平台方确需履行必要的社会责任。
平台之所以成为众矢之的不是没有原因。宣扬所谓的“ESG”企业社会责任,首先得照顾好自己的编里编外的员工及商家合作方,实现均衡发展,不然便是“伪善”的表演。
在利润增长目标不变的情况下,这笔突如其来的社保支出是对平台额外加“税”。这个“负担”,平台想转移至用户很难,因为外卖市场竞争充分,价格高了,用户会用脚投票;大家普遍的担心,是怕平台将成本转嫁到商家或骑手。
商家本对平台的推佣、抽成及配送费早已苦不堪言,有从事餐饮的朋友形象地称平台“已超越房东成为最大的爹”。骑手虽苦却更无议价的能力。我们只能呼吁平台履行社会责任,主动承担。
以美团为例,仅2024年三季度便实现营收936亿元,单季调整后净利高达128亿元。
“预计社保缴纳最终将覆盖到超百万名骑手”,按分析师测算,“最终社保成本可能由平台、骑手共同承担,预计缴纳骑手社保对美团2025年整体利润影响不到20亿元”。
如此看来,社保的全年影响可能还不及其单季净利的零头。美团不妨再主动多承担多一点,切莫再从骑手现有的收益里扣除。
最近的民营经济座谈会也提到,民营企业家“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另外,民斯基也建言,即使平台统一交社保,也尊重骑手意愿,是保留原社保,还是就地缴纳,选择权应交予骑手本人。
在市场制衡体系完善的情况下,我并不提倡行政干预。显然,现在并不是。而且,骑手毫无还手之力的弱势并非完全由骑手自身造成。
- 骑手的声音
最后,在微观个体层面,骑手也得懂得维护和追求自身合理合法的权益。
骑手在平台面前确实过于渺小,缺乏与之进行利益博弈或者劳资谈判的主体。
平台或许有工会,但那是平台企业内部的工会,屁股是坐在平台那一端,骑手对他们来说,还不一定算“员工”。
况且,一个擅长看电影发月饼的组织,可能也无法担此重任,无法全心全意为骑手谋取利益。
如果没有利益代言人,则需自身主动发声。短视频平台那么多,工友也不少,传播门槛其实不高。最近多处刷到一位骑手,出镜发视频,侃侃而谈,表达对骑手社保的个人看法,引发诸多共鸣。
这就是为自身合法权益而勇敢表达的典范。
自己不在乎,就不会有人更在乎。
*文中数据来源于媒体报道,具体以官方发布为准。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