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出台17个支持人才发展文件,实施15个人才项目……(引题)
岳阳,以一座城礼遇四海青年才俊(主题)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典波 通讯员 何红 张冰明
2月21日,岳阳市响应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推进年轻人友好省份建设的若干措施精神,公示第九批108名青年人才购房补贴对象、133名博士人才生活安家补贴对象,共发放补贴近800万元。
岳阳始终坚持让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站C位,不断增强对青年人才的吸引力、凝聚力、承载力,加快推进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不断激发青年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当前,岳阳共有青年人才32.6万名,占人才总量的40.7%;近3年共引进青年人才超4.1万名,累计兑现各类青年人才补贴9000多万元。
以城市之名,邀约青年人才
2月6日,蛇年第二个工作日,2025年“春风行动暨就业招聘月”首场招聘会在岳阳人才超市启幕,掀起新一轮青年人才就业热潮。今年以来,选择来岳阳就业创业的青年人才有1100多名。
岳阳不断创新方式、加大力度,拿出“真金白银”,给足“诱人砝码”,以一座城的诚意、一座城的礼遇、一座城的期许邀约四海青年人才。
岳阳坚持先行先试,着力在人才政策比较优势上下功夫,先后制定《岳阳市青年人才补贴支持办法》《岳阳市人才购房补贴支持办法》等17个制度文件,不断提高人才政策“含金量”和精准度、有效性——
来岳阳第一天,100多间人才驿站免费入住3天;留岳一笔钱,新引进的博士、硕士、本科青年人才分别给予45.4万元、9.3万元和6.6万元综合补贴;置办一个家,1500多套精装人才公寓拎包免费入住;遇事一个窗,80名代办专员线上线下服务;出行一张卡,岳阳楼、君山岛、平江幕阜山等50多家市内A级景区免费游……
对符合一定条件的人才,岳阳在职称晋升、子女入学、配偶随调、休假疗养等方面强化保障。来自广西桂林、毕业于香港城市大学的硕士研究生阳旭说:“之所以来岳阳,就是看到这座城市对人才的满满诚意。”
近3年来,岳阳集中引进事业单位急需紧缺人才3000多名,其中全日制硕士以上学历和双一流院校毕业生占比超过80%;出台《推动高职院校毕业生留岳就业奖补实施方案》,举办本地高校人才专场招聘会60余场,4万余名本地高校应届毕业生留岳就业,留岳率突破30%。
以产业为基,培育青年人才
去年,来自山东莒县、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博士刘春闱结合自身专业定位,选择岳阳发展,很快从普通员工成长为技术骨干。她介绍,岳阳产业发展有基础更有前景,与自己的专业对口,在这里找到了用武之地。
产业蓬勃发展,人才纷至沓来。近3年,岳阳引进200多名产业博士,其中35岁以下年轻博士占比超过80%。
岳阳进一步深化推进产业人才评定改革,将人才评价的话语权交给用人单位和市场。2021年以来,岳阳连续开展产业领军人才、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小荷”人才等15个人才项目,评选表彰各类人才500余名,奖励经费3600余万元。
岳阳全力支持青年人才创新创业。“90后”阮朝是岳阳临湘人,曾是一名公务员。2020年,他毅然辞职,与父亲一起创建君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公司粮食种植贸易板块的业务。
“我大学主修金融专业,还选修了国际贸易,工作后一直从事经济相关工作,为创业打下了基础。”阮朝介绍,2024年,该公司实现销售额4.25亿元。
2024年,岳阳新增创业主体8.7万家,其中35岁以下创业主体占比超过35%。
近3年来,岳阳引进各类产业人才超3.2万名,推动岳阳现代化产业体系聚力成势。中创空天研究院盛智勇副院长围绕航空航天航海等装备所需的轻合金材料及构件,为国产大飞机等“国之重器”的研制提供有力保障;湖南科伦制药有限公司岳阳分公司庞海河博士主导搭建八大产业化技术平台,转化项目100余项;湖南中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肖红博士立足钢铁冶金行业技术革新,增强高品种军工用合金钢的质量和成材率。
以政策保障,服务青年人才
政策是人才竞争的重要支撑,也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变量。
岳阳整合部门资金、资源、政策,支持青年人才创新创业。
岳阳市委人才办负责人介绍,岳阳将坚持用“第一资源”服务“第一要务”,持续加大引才育才力度,做大人才集团和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聚焦产业发展,擦亮“四海揽才”品牌,定期发布紧缺人才需求目录,稳步推进“双招双引”“岳才留岳”“岳才回岳”工作,举办石化产业人才专场招聘,组织开展青年人才创新创业大赛,重点选拔表彰一批“小荷人才”,持续扩充青年人才“蓄水池”。
持续做优人才发展生态,岳阳布局建设一批“青年人才驿站”,常态化开展高层次人才培训研修、休假疗养、联谊沙龙等活动,扎实做好人才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关键小事”,持续为人才减负松绑,充分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来源:湖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