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李国 通讯员 胡勇 黄茂程

随着气温逐渐回暖,春天的气息愈发浓郁。在郑渝高铁渝万段,一幅百花待放、春种繁忙、游人如织的春日盛景正徐徐展开,一列列“银色巨龙”不时穿越其中,让画面更加灵动。

“双桂街道安宁村村委对面监控点旁,有群众要放风筝,请前往做好宣防工作。”2月22日,重庆梁平南站派出所指挥室内,视频巡查民警下发预警指令。

单警装备、执法记录仪、对讲机……接到指令后,线路民警彭湃与同事邓智灵、钟嘉豪,迅速穿戴好装备,驾车前往预警地点,“老乡,铁路旁边不能放风筝,有高压线很危险!”仅仅4分钟,便到了预警地点,车还未停稳,彭湃便透过窗户,大声喊道。


“正常赏花没得问题,但不要飞无人机,这里离铁路太近啦。”劝退放风筝的游客后,彭湃、邓智灵、钟嘉豪便在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游客较为集中的地点,拿着宣传资料向大家普及铁路安全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

“风筝、无人机、塑料大棚覆盖膜等低空飘浮物体,是春季线路治安防控的重点!”。自2015年渝万段整治开始,彭湃就一直从事线路治安工作,防控重点是什么、重点区段在哪里、重点关注对象有哪些,他都如数家珍。

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占地近350公顷,相当于424个足球场大小,集观光、旅游、休闲、科普于一体,客流量大的时候,每天有上千游客,郑渝高铁横跨其中,是线路治安防控的重点。从事线路治安工作10年的彭湃感慨,“现在线路治安防控的重点之一,就是法治安全宣传。”

前几年,可不是这样。一到春季,彭湃每天都要跟同事到公园巡线,维持铁路秩序,还要和不遵守秩序的游客“斗智斗勇”,游客们经常和他们玩“捉迷藏”,有时他们半天的时间都在巡线,其他工作都做不了。“我们巡线时发现有要放风筝的游客,经过劝说都会把风筝收起来,等我们一走就把风筝拿出来了。”


为有效释放警力,让线路治安治理更加精准、高效,梁平南站派出所锚定“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协调当地党委、政府在铁路沿线安装线路AI人脸识别喊话功能监控30个,对沿线进行24小时巡查、提醒。

“曾经跑断腿,都防不过来,现在有了‘千里眼’,处置起来快得多。”彭湃说。

从单打独斗,到联防共治。

“苗圃长势怎么样,薄膜一定要压好,不要被风吹到铁路上去了。”

“放心嘛,我们都压好了的。”

随后,彭湃又带上铁路巡防员走到沿线的田间地头,与忙着耕种的农户唠嗑,在一言一语间,将铁路法治安全,传递给了大家。

为发挥好“双段长”工作机制作用,梁平南站派出所积极对接重庆工电段有关部门,建立完善群防群治工作,采取有力有效措施管控烧荒、沿线轻飘物、农业机械侵限等问题。

“如果监控发现铁路沿线有治安隐患,民警无法及时赶到现场,就通知铁路工务部门开展前期处置,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杜绝事故的发生。”梁平南站派出所副所长饶雨欣介绍说,为推动线路治安巡、防、管、控的深度融合,派出所通过构建“柚乡服务宣传警队”,进一步密切了路地、警企联系,打实了线路安全防控基础。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