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天爆料!特朗普竟是克格勃间谍?
近日,英国《镜报》于2月21日披露的一则消息,瞬间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掀起惊涛骇浪。哈萨克斯坦前情报局长阿尔努尔·穆萨耶夫在Facebook发文,直指美国现任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早在1987年就被前苏联情报机构克格勃招募,代号为“克拉斯诺夫”(Krasnov) !此消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令全球舆论一片哗然。
回溯历史,当时40岁的特朗普还是纽约一名颇具影响力的地产商,而穆萨耶夫则在克格勃第六局负责经济领域的反间谍工作。苏联解体后,穆萨耶夫回到哈萨克斯坦,一路晋升至情报局局长和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他称,当年克格勃的重要目标之一便是从资本主义国家招募商人。
穆萨耶夫在帖子中虽未提供确凿证据,但跟帖评论里的爆料同样惊人:“如今,‘克拉斯诺夫’的个人档案已从联邦安全局删除,现由普京的一名亲信私下管理。”他还表示,自己的推断源于多年来对特朗普与俄罗斯关系的持续猜测,这一猜测可追溯到1987年特朗普首次访问莫斯科时期。
当时,特朗普计划在莫斯科建造酒店,苏联官员为其行程提供便利,这一情况在当年就引发情报分析人士质疑:这究竟只是单纯的商业行为,还是背后另有深意?特朗普在莫斯科谈判酒店项目时,克格勃第六局档案对他的标注是:“该目标对吹捧的抵抗力低于海绵对水的吸收力。”
事实上,怀疑特朗普是克格勃间谍,穆萨耶夫并非第一人。早在2017年,特朗普及其竞选团队就深陷“通俄”传闻,据称在2016年大选期间,特朗普与俄罗斯有多达272次“秘密接触”。
随后长达22个月的“通俄门”调查轰轰烈烈展开,FBI传唤150人、起诉38项重罪,然而2019年4月公布的448页调查报告却给出“查无此人”的结论。
特朗普在第二任期伊始,便对美国情报人员进行大面积清洗,CIA几乎被“清零”,这一异常举动难免引人遐想:是否是为了消除可能暴露自己身份的隐患?
2017年短暂担任特朗普白宫通讯主任的安东尼·斯卡拉穆奇也曾怀疑:“我认为总统受到了神秘的‘控制’” 。特朗普对普京的顺从态度,也让前国家安全顾问麦克马斯特、前国防部长马蒂斯以及前白宫办公厅主任约翰·凯利深感困惑,不禁猜测他是否有把柄在普京手中。
多年前的报告显示,克格勃在1985年更新秘密个性问卷,指导特工如何识别和招募西方人士,明确以“西方知名人士”为目标,试图拉拢他们合作,成为特工或秘密联系人。
而克格勃1985年更新的《西方精英操控指南》更是直白地写着:“利用目标虚荣心与商业野心”,这一套路用在特朗普身上,似乎格外契合。当年特朗普在莫斯科谈判酒店时所展现出的弱点,既是外部势力可乘之机,某种程度上也是美式资本主义孕育出的“超级自恋型人格”的必然结果。
这种将商业虚荣等同于政治智慧的思维,在纽约地产圈或许是成功秘诀,但放在掌控国家最高权力的位置上,却成为文明社会的巨大系统性风险。
如今,穆萨耶夫的爆料是真是假,尚难以定论。毕竟,他目前居住在国外,且在哈萨克斯坦被缺席定罪,罪名包括间谍罪、贪污国家财产和2008年企图夺权。
共和党喉舌《纽约邮报》坚称这是“民主党伪造证据” ,但从1987年莫斯科酒店签约,到2025年赦免俄油巨头,特朗普对普京的“忠诚度”似乎确实超乎寻常。
从水门事件到国会山暴乱,从棱镜门到如今的特朗普档案,美国政治舞台上这些接连不断的丑闻,如同“制度级次贷危机”,一次次冲击着美国所谓的民主防御体系。
当人们审视美国在国际上的种种行径,如在别国砸钱搞政变,培训手册详尽程度远超MBA教材,而面对自家总统被曝可能是克格勃“休眠资产”时,却集体选择视而不见,这种反差令人瞠目结舌。
美国长期沉迷于制造外部敌人以维系霸权,如今却发现自己的总统都可能是“敌人”,这无疑是对其自身的一记响亮耳光,也让全世界看到,美国自诩的民主防御体系,或许不过是一座脆弱的纸牌城堡,一触即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