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2025年春运正式落幕。今年春运,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90亿人次,多个单项数据创历史新高。重庆市交通运输委发布的数据显示,春运期间,重庆共发送旅客2968.66万人次。

每一年春运,都是一段关于“回家”的故事。但今年的春运,在“流动的中国”的时代图景里,我们又有了不一样的体验。不管是夕发朝至的夜间动车、还是服务区里的充电桩找车等,都赋予了春运的“快节奏”,而万米高空的诗词接龙、候车室的非遗表演,又能让人体验“慢时光”。


夜间动车让回家路更快

1月21日凌晨2:33,G4616次夜间动车从广州南站出发,满载1200余名沿海地区返乡过年的旅客,顺利到达重庆西站。到达站台后,部分旅客换上厚厚的冬衣。该趟列车全程运行6小时4分,为沿海地区务工人员的节前返渝提供了极大的便捷。

去年在广州务工的张辉说,本来还担心买不到回家过年的车票,结果竟买到了夜间动车车票,睡一觉就回重庆了,第二天中午之前就能抵达合川老家,还能陪家里人一起吃午餐。

今年春运,重庆铁路部门节前加开96趟夜间动车,为广大旅客返乡过年提供方便。在夜间开行的夜间动车上,

据重庆客运段介绍,为了避免旅客坐过站,列车上提供到站叫醒服务,在值乘前,乘务班组提前熟悉夜间动车的到发时间。列车上,乘务人员利用系统,提前提醒旅客到站下车。同时,还会为乘坐夜间动车的旅客提供餐食、热水、保暖毯。此外,列车配合铁路公安强化夜间巡视力度,加强车内禁烟、反诈宣传,全面保障旅客安全有序出行,提升旅客乘车体验。

移动充电桩“上岗”找车实现迅速“满电”

今年春运期间,重庆高速公路新增投运快充车位278个,超充车位122个,累计投运充电车位将达1500余个,平均每个服务区充电车位由原来的4个提高到8个,缓解新能源车主的里程焦虑。


福建省厦门市则让移动充电车“上岗”,在位于福建厦门海沧区厦漳高速附近的东孚服务区新增了4台移动充电车,确保车主在高峰期能够及时充电。车主仅需扫描服务区二维码,移动充电车就会“走”到车旁为车充电。移动充电车实现了“车找桩”为“桩找车”,为旅客随时“满电”出发。

此外,不少地方还用了无人机、机器人等“黑科技”为春运护航,让春运旅途更顺畅。

如今,“快”已成为春运出行的鲜明特点,正是这些“快”,让旅客更加便捷出行。

“新春集市”让旅客放慢脚步

春运带给我们高效快速的体验,在“快节奏”里,当然也有“慢时光”,让这趟旅程充满温情。

1月14日春运首日,当高速列车风驰电掣般穿梭于各大城市之间,5609次“慢火车”却以一种别样的姿态,让旅客体验“慢时光”。成都局集团公司重庆客运段在列车上开展“非遗进车厢”活动,旅客和乘务员们在车厢里,体验剪纸、制作年宵花、写书法,一个个“福”字跃然纸上,为新年送上美好祝福,在感受中华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享受旅途“慢时光”。


1月23日9时,在重庆北站候车厅,一场别开生面的新春集市热闹开场,候车大厅内各具特色的 “摊位”面向旅客开张。“将窗花纸这样对折后,再旋转过来,左手拿纸、右手拿剪刀,沿着这条线剪开,一个漂亮的窗花就做好啦……”工作人员耐心地讲解着。吸引了不少候车旅客,他们停下匆忙的脚步,沉浸式体验了编织中国结、剪窗花、写春联、画扇面等非遗手作的乐趣与魅力。

旅客体验万米高空诗词接龙

1月26日—27日,南航旗下重庆航空分别在重庆至哈尔滨、喀什的CZ2327和CZ2015的航班上,旅客体验了万米高空接龙的快乐。乘务员们提前用贴纸、海报等多种装饰精心布置客舱,统一身着喜庆的红色旗袍。航班上,乘务员精心策划了诗词接龙、听歌识曲、分享春节习俗等多个互动环节,整个客舱都沉浸在热烈喜庆的节日氛围中。“飞机上丰富的文娱活动,是一种出行的别样风景,让我的回家路更加温馨。”乘客方女士感叹道。

时代在变,春运在变,在春运的“快”与“慢”之间,我们读懂了时代进步,也见证了万家灯火、阖家团圆。

上游新闻记者 黎静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