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招标公告引发某些带节奏自媒体的关注,其内容是山东济南某单位为离退休干部招标采购生日蛋糕,金额达一百六十多万之巨。这类自媒体带节奏的逻辑无非是——只是采购一个蛋糕项目,就要花掉一两百万的财政资金,多么浪费啊,再对比一下,谈一谈中国农村老人一个月只有一两百块的养老金,多么让人气愤啊。



笔者对于这些自媒体带节奏的套路觉得厌烦,对于事件本身也不做任何评价。(主要是不敢!)本文仅仅以此事件为引子,讨论的是另一个话题:为什么中国人的生日变成吃蛋糕了?

传统中国人有庆祝生日的一整套习俗,不同地方会有所不同,但都会吃一些有美好寓意的传统食物,如长寿面、红鸡蛋、发糕这类的。对于老人,会在重要年份举办寿宴,对孩子,也会有满月酒、周岁宴。

近一二十年的一个趋势就是,蛋糕以及围绕蛋糕的一系列仪式正在变成生日宴会的核心活动。亲朋好友欢聚一堂之后,关上灯,然后点亮蜡烛,这时寿星许愿,然后吹灭蜡烛,在场的所有人一起欢唱“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长寿面、红鸡蛋早就变成餐桌上的边缘角色,甚至已经被遗忘。

这套有关蛋糕的仪式完全来自于西方,但问题是,好像没有任何关于“文化入侵”的诘问针对过这套仪式!

在当前的社会舆论背景下,买手机,一定是要买某个品牌的,如果你买美国的苹果,即使这部手机大概率是国内富士康产的,那一定是值得批判的。

一些年轻人,想要过个洋节,而宣传的口径却是,这是“文化入侵”,是西方的宗教节日,是境外势力有意为之的渗透。

更有甚至,甚至去物理攻击那些开本田、丰田等日本合资车的人,不过这种行为也实在“太刑了”,起码要进去吃几年牢饭的。

如果依照上述的逻辑,吃蛋糕其实也是值得批判的。

蛋糕再好吃,能当饭?能和我们老祖宗留下的馒头、窝窝头比吗?

蛋糕看似精美,抹满了奶油,甜滋滋,但是实际上西方的所作所为一样——口蜜腹剑,孩子吃了容易蛀牙,老人吃了直接血糖飙升,分明是西方势力“毒害”中国老人、孩子的阴谋!

上述的所谓批判当然是开玩笑,没有任何一个正常人会这么想,但恰恰如此,我们才可以看出一些盲目排外吹鼓手的荒谬之处。

近一两百年,中国社会正在逐步走向现代化,特别是加入WTO之后,这一进程明显地加速。我们所谓的传统,很有可能是近几十年、或者十几年来建构组合而成的结果。一些人可能今天刚过吃完生日蛋糕,明天刷视频的时候看到一些“爱国”自媒体的鼓吹,就开始担忧西方的“文化入侵”,实际上无非是杞人忧天罢了。

最后,还是带一下节奏,蛋糕什么的,实在有些贵了,不适合老人吃。建议以后采购长寿面,一碗最多几十块,便宜,管饱,寓意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