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引观察者网消息,新加坡国防部长黄永宏在第 61届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直言,亚洲国家对美国的看法,已从曾经具有“道德合法性” 的力量,变成了类似 “收租的房东”。美国在亚洲人心中的地位,可谓是 “连降两级”,从解放者沦为搅局者,最终蜕变成坐收渔利的包租公。这一评价,深刻反映了美国在亚洲形象的变迁。

曾经,美国在亚洲的确有着“解放者” 的光环。二战时期,美国在太平洋战场与日本作战,一定程度上帮助亚洲国家摆脱了日本的殖民统治,在当时的亚洲人眼中,美国是带来自由与希望的力量。冷战时期,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与军事实力,在亚洲建立了一系列军事同盟和安全体系,为部分亚洲国家提供了安全保障,其在亚洲的存在被视为一种稳定因素,具有一定的“道德合法性”。然而,时过境迁,美国的形象逐渐发生了变化。



近年来,美国为了维护自身的霸权地位,不断在亚洲地区挑起事端。在南海问题上,美国打着“航行自由” 的幌子,频繁派遣军舰和飞机进入南海地区,进行挑衅性的军事行动,搅乱地区和平与稳定,严重破坏了地区的安全秩序,从“稳定者” 变成了 “搅局者”。在贸易方面,美国不顾国际贸易规则,肆意发动贸易战,特朗普政府时期对中国等亚洲国家加征关税,导致全球贸易格局受到冲击,亚洲国家的经济利益受损。

如今,美国在亚洲人心中更是成了“包租公” 般的存在。美国长期在亚洲驻扎大量军队,表面上是为了维护地区安全,实际上更多的是为了维护自身的霸权和利益,向亚洲国家收取所谓的“保护费”。美国还通过各种手段,在经济上对亚洲国家进行剥削和掠夺。例如,利用美元的国际地位,实施量化宽松政策,导致全球金融市场波动,亚洲国家的货币贬值、资产缩水,而美国却坐收渔利。



美国形象的这种转变,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从美国自身来看,其国内政治的极化和社会的撕裂,导致政府在国际事务中的决策和行动缺乏连贯性和稳定性。美国的一些政客为了一己私利,不惜牺牲国际合作和地区稳定。比如在特朗普执政时期,美国频繁“退群”,打乱了国际合作的节奏。从国际环境来看,随着中国等亚洲国家的崛起,美国感到自身的霸权地位受到了挑战,于是采取了一系列遏制和打压的手段,这使得其在亚洲国家中的形象进一步恶化。

对亚洲国家来说,它们对美国的态度也在发生变化。一方面,一些亚洲国家仍然依赖美国的军事保护和经济援助,在一定程度上不得不与美国保持合作。如菲律宾,在军事上依赖美国的装备和培训。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亚洲国家开始认识到,美国的行为并不总是符合它们的利益,它们也在努力寻求自主发展和多元化的合作。



比如日本,近年来也在加紧推动军事装备出口,降低对美国军事装备的依赖。总之,美国在亚洲人心中地位的变化,是一个值得美国政府深刻反思的问题。如果美国继续奉行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政策,那么它在亚洲的影响力将进一步下降,最终可能会被亚洲国家所抛弃。亚洲国家希望看到的是一个尊重国际规则、平等合作的美国,而不是一个只顾自身利益的“搅局者” 和 “包租公”。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