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素食主义逐渐成为一种潮流。无论是为了减肥、保护动物,还是追求更健康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减少甚至完全不吃肉类。

然而,你有没有想过,不吃肉还会影响我们的心理健康?

在我们的传统观念中,普遍认为吃素的人由于清淡的饮食结构而心境平和、精神状态更佳;相对地,吃肉则更可能引发身体炎症反应、使人情绪更急躁。因此,在面对情绪烦躁等心理不适时,许多人会选择通过清淡饮食来调节,甚至尝试全素饮食以求身心平衡。

不过,这一观点或许需要重新审视。此前,一项发表在《情感障碍杂志》(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上的研究通过对14216名成年人的数据分析发现,不吃肉的人患抑郁症的风险几乎是吃肉者的两倍


研究背景以及实验设计

抑郁症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之一,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显示,全球约有4.5%的人口患有抑郁症。而吃素,作为一种饮食选择,虽然被认为对心血管健康、糖尿病等慢性病有益,但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却存在争议。一些研究表明,吃素者可能更容易出现焦虑和抑郁症状,而另一些研究则得出了相反的结论。

为了更深入地探讨吃素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利用了来自“巴西成人健康纵向研究”(ELSA-Brasil)的数据。这项大规模的纵向研究旨在调查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风险因素,涵盖了14216名年龄介于35-74岁之间的成年人。

研究团队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了参与者的饮食习惯、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其他相关信息。其中,饮食习惯通过一份包含114个项目的食物频率问卷(FFQ)进行评估,参与者需要报告过去12个月内各类食物的摄入频率。抑郁症的评估则采用了“临床访谈量表修订版”(CIS-R),这是一种常用的心理健康评估工具,能够识别出过去7天内是否有抑郁发作。

为了确保结果的准确性,研究团队还控制了多种可能的混杂因素,包括年龄、性别、收入、教育水平、吸烟、饮酒、体力活动、慢性病史、营养摄入等。通过逐步调整这些变量,研究团队试图揭示不吃肉与抑郁之间的独立关联。

吃素者各方面条件更佳

在14216名参与者中,54. 7%是女性,53. 2%接受过本科或更高学历。平均年龄为52.1 ± 9.1岁,人均收入中位数为最低工资的3.0倍左右,4.2%的参与者经历过某种形式的抑郁发作。

根据参与者的肉类摄入状况,研究者将他们分为了吃素者(82名)和吃肉者两类,他们发现这两个群体间存在差异(p<0.05),例如,吃素者受教育程度、人均收入普遍更高;且与吃肉者相比,大多数吃素者从未吸烟、不经常饮酒,并且身体活动量中位数更高。此外,吃素者肥胖率和慢性病发病率更低,更有可能服用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剂,并更常报告自身健康状况极佳。


表1:吃素和吃肉参与者的饮食习惯

当具体分析吃肉者与吃素者的饮食模式,研究者发现:

1. 吃素者表现出较低的每日能量、蛋白质、脂类、omega-3脂肪酸、维生素B6、B12和D、铁和锌的摄入量。

2. 吃素者比吃肉人群吃更少的未加工或轻微加工食,但超加工食品的摄入量却更高。

吃素反而更易抑郁!

研究结果显示,与吃肉的参与者相比,吃素的参与者有更高的注意力难以集中和健忘比例。


表2:CIS-R结果的症状频率(n = 14,219)

进一步,研究者通过逐步调整模型来评估吃素者与抑郁发作之间的关联。结果与我们想象中的不同:吃素者的抑郁症患病率显著高于吃肉的人!具体来,吃素者患抑郁症的风险是吃肉者的2.05倍(95%置信区间:1.00-4.18),即使在调整了多种混杂因素后,这一风险仍然高达2.37倍(95%置信区间:1.24-4.51)。


表3:素食饮食与抑郁发作之间的相关性

为什么各方面都看似更健康的吃素者反而更容易抑郁?

研究团队提出了几种可能的解释。首先,不吃肉的人可能更容易缺乏某些关键营养素,如维生素B12和Omega-3脂肪酸,这些营养素对大脑功能和情绪调节至关重要。

其次,吃素者可能面临更大的社会压力和心理负担,尤其是在以肉食为主的文化中。此外,抑郁症状本身也可能导致人们改变饮食习惯,选择不吃肉。

不过研究者也指出,这项研究是横断面研究,无法确定不吃肉与抑郁之间的因果关系。也就是说,研究无法确定是不吃肉导致了抑郁,还是抑郁导致了人们选择不吃肉。未来的研究需要通过纵向设计来进一步探讨这一问题。

中老年人真的不要长期吃素!

这等于在“慢性自杀”

“不吃肉只吃素”已被很多中老年人推崇为“健康养生秘诀”,还有一些更过分地说“肉类蛋白和奶制品是现代病的根源,而素食可以防治各种慢性疾病”“肉、蛋、奶是老年病的根源”等等,似乎只有素食才可以养生。

不!长期只吃素食,容易导致维生素b12、铁、锌、钙等营养素摄入不足,引发贫血、肌少症等疾病。中老年人尤其要注意!

正因这一系列健康风险,我国膳食指南明确建议:老年人要吃足量的肉类、天天喝奶、每天一个鸡蛋。

避免盲目跟风素食,让长辈更健康

长期素食对健康的危害很大,学会正确吃肉蛋奶才是改善长辈健康的关键。注意以下三点:

1.避免纯素食:纯素食很难做到营养均衡,建议每天适量摄入肉、蛋、奶,对健康更有益。

2.适量摄入:适量吃肉蛋奶并不会导致三高问题。

膳食指南建议,普通人每天可以吃畜禽肉类 40~75 克,或是鱼虾等水产品 40~75 克,以及蛋类 25~50 克(大约一个鸡蛋),每天 300~500 克奶制品(大约 1~2 杯牛奶)。

3.健康吃肉:

换着吃:多种肉类换着吃,如牛羊肉、鸡鸭肉、鱼肉、贝类等,丰富餐桌。

少红多白:优先选择脂肪含量低、易消化的白肉(如鸡、鱼、虾等)。

少吃肥肉和腌肉:避免高脂肪和高盐的肉类,尤其是五花肉之类的肥肉,还有油炸烧烤等重油方式烹饪的肉,三高患者尤其要避免,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

资料来源:生物谷、科普中国、生命时报

(大众新闻记者 黄鑫 整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