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字中证道。——唐泪」

延宕多日。

已在内地创下影史票房纪录、当下全球电影票房第八、并登顶全球动画片票房榜首的《哪吒之魔童闹海》,终于在港澳地区上映。

而在香港上映的首日,根据HK movie官网,2月22日上映第一天,《哪吒2》共计获得520余场次排片,而好莱坞大片《美国队长4:勇敢新世界》只有64场排片。

此时此刻,就带来一个悬念。

“魔童”哪吒,能不能以“华语片”的身份,“斩”掉《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夺回香港影史票房总榜冠军的宝座?

这颇值得推敲。



香港百年影史。

从1969年开始,就有了十大票房排行榜。

而这一年和接下来的一年,香港票房年冠其实都并不是港产片,而是美国电影《麦肯纳的黄金》和《虎!虎!虎!》。

直到1971年,李小龙回港,方以港产片《唐山大兄》夺回年冠,并创下全新票房纪录。

其后除了1975年、1977年、1979年,直到1993年之前,港产片都将每个年度的香港十大票房排行榜冠军的位置,牢牢掌握在手中。

但好莱坞的《侏罗纪公园》和《泰坦尼克号》,几乎摧毁了香港电影人的信心。

二者一个在1993年,就将香港影史票房纪录,推高过了六千万,而另一个,更在1997年,冲破了一亿票房的大关,这无疑是一个高到让人绝望的纪录。

再后来,除了1998年郭富城的《风云雄霸天下》、2001年周星驰的《少林足球》、2002年的《无间道》、2004周星驰的《功夫》、2023年的《毒舌律师》以及2024年的《破·地狱》,其余年份的票房年冠,尽归好莱坞之手。

所以通常,我们都以“华语片”的概念,来论述香港票房。

这是不得已。



上文提到的《破·地狱》。

上映首日,排片599场,观影人次77474人,单日票房674.1万港币,位列票房榜冠军,加上优先场,总票房超过了800万港币。

走势可谓相当猛烈。

但其最终票房,距离雄踞香港影史票房总榜冠军位置的《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仍然相当遥远。

而《哪吒之魔童闹海》的当下数据,颇有些混乱。

前文讲了。

根据HK movie官网数据,哪吒初始排片超过520场,但又有说追加到800余场次,甚至是超过了900场。

以售票情况看,多数场次都是“售罄”状态。

但在预售就近五百万的基础上,其首日全天票房,电影网站显示,竟仅得五百余万。

这是毫无爆发力?

而另有消息又指,该片的首日总票房达到了672万。

这些讯息,实在有些不好捉摸。

还有没有机会?



但以笔者所见。

《破·地狱》票房冲高所依赖者,是剧情题材的“心理共鸣”和“人红带戏”的黄子华,加上院线力挺,三者联袂之功。

而很显然,它其实并不具备“典型”商业娱乐元素。

《哪吒之魔童闹海》则不同。

这部电影,集喜剧、动作、特效、神话、情感和燃点于一身,彼此间的融合与勾连,均衡度相当高。

我们常以“商业与文艺均衡”这个概念,来衡量一部电影的品质。

毫无疑问。

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哪吒之魔童闹海》纵然未在精神核心的层面,超越前作,但本身前作就极为“站得住”,而此次,其特效更有层层加码。

能在商业层面,站上全球电影逐鹿的舞台,除了国人的鼎力支持,本身品质也足堪众望。

故可堪寄托。



话到最后。

《哪吒之魔童闹海》,已在内地电影市场,创下其他电影难望其项背的纪录。

以香港市场来讲,“好莱坞”级的特效,本身就是被影迷追捧的一大要素,更兼有上述诸多元素和优势、并已接受诸多观众检验的《哪吒之魔童闹海》,能差到哪里去?

故理应看好。

而至于究竟能不能,以“华语片”的身份,“斩”掉《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夺回香港影史票房总榜冠军的宝座?

这当然难料,也实在艰难。

但想一想,不过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