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贵阳2月23日电 (涂敏、实习生 王平亮) 2月22日,由贵州省残联主办,贵州省残疾人康复中心协办的第二十六次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系列活动之走出孤岛·听障者的心理自助主题讲座,在贵州省特殊教育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举行。
活动现场。人民网记者 涂敏摄
活动现场,来自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的郑璇教授为来自省内的百余名听障人士及家属,分享了两岁半听力受损后克服种种困难,成为一名大学教授的心路历程,并做心理知识讲座及答疑。生动且饱含力量的讲述为听障人士及家属提供了健康、快乐生活的宝贵精神力量。
郑璇表示,科技的发展让助听器、人工耳蜗等辅助器具的效果越来越好,受益的听力障碍人群也越来越多。但听力障碍会让听障人士存在被标签化、污名化的现象,在社会适应和社会融合上面临更多的挑战。所以我们需要更加关爱听障人士的心理健康,让他们能正确地看待自己,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成为一个能够自我实现的人。
活动现场,郑璇教授做心理知识分享。人民网记者 涂敏摄
听障人士姚女生表示,通过本次讲座,让她受益匪浅。郑璇教授说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每个人始终是在与周边环境和人联系着的,所以除了要自我认同之外,还要学会寻求外界合理的帮助,从而达到心理自助,更好的实现自我价值。
此外,现场除了郑璇教授的心路历程分享和心理知识讲座外,还为现场参会者提供助听器、人工耳蜗的清洗、保养服务,并为有需求的听障人士提供助听器的验配服务。
活动现场的助听器、人工耳蜗清洗、保养服务。人民网记者 涂敏摄
下一步,系列活动将走进贵阳特殊教育学校,为学校的老师和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对视听双障学生及家长进行生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