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2025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在渝全国人大代表、住渝全国政协委员即将赴京参会。代表委员有怎样的履职故事?今年将带去哪些民意

221日起,上游新闻推出《履职一年间》系列报道,通过代表委员的履职点滴,展现他们的履职风采。


全国人大代表刘平在生产一线操作数控平台。

“厂里95%以上的数控加工设备我都能玩转。”2月17日下午,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川仪调节阀有限公司特级技师刘平走向一台数控设备操作台前,流畅操作下一款可用在石油开采中的阀体毛坯被送进生产线上精加工。

在川仪调节阀公司,刘平是出了名的“拼命三郎”。38年来,为掌握层出不穷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他总是长期泡在车间里。别人眼中的“老大难”,都成了他的绝活儿。

在他偶然打开的微信收藏夹中,上游新闻记者看到有火热的DeepSeek的相关操作教程。“都说这个家伙很厉害,我正在学习如何使用,看能不能辅助我的工作。”刘平说,新技术层出不穷,要跟上步伐不掉队,要有极强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他的足迹不是在工厂生产和研发一线,就是在履职调研的现场。在川渝高竹新区,他看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火热场景;在涪陵荔枝派出所调研,他看到基层民警对民众安宁的守护;在石柱桥头、北碚澄江的乡村,他看到万企兴万村的乡村奔“富”;在长安汽车、赛力斯等企业,他看到了经济的活力……

“这一年的履职,让我更深刻地领会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显著政治优势。”刘平说,他要继续注重实地调研,在调研中倾听民情、反映民意,以接地气的好建议发出“好声音”。

常年奔忙在工厂一线,他渐渐发现一个现象:年轻人不愿意进工厂当技术人才,更愿意做外卖配送员、直播间主播。

刘平通过调研总结出一些年轻人的想法:过去一个八级工可以养活一家人,现在进工厂企业就是个普通打工人。同时,制造企业不仅约束多,而且薪酬低、劳动时间长、强度高、成长慢等,有的连养活自己都困难。


刘平在生产车间指导年轻技工。

“一个合格的技能工人,从学徒工开始一般需要5—8年时间,可是一个成熟高技能工人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才能培养出来。”刘平说,相比之下当主播、跑快递、开网约车等,不仅比在工厂当技术工人来钱快,而且时间安排会更自由。

这几年,一些生产制造一线的技能工人却越来越缺,招收技能工人越来越困难。用刘平的话说,年轻人尤其是高学历的大学生不愿进工厂当技能工人,而现有的不少技能工人随时准备跳槽。

然而,制造业发展越来越快,设备越来越先进,已从单纯的手工操作到向智能制造转变,而这对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且对技能水平也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这就需要更多有知识的年轻人走向工厂的技术岗位。


刘平在生产车间介绍企业生产的产品。

“这次上全国两会带去的建议就是建立技能人才薪酬待遇提升机制。”刘平说,要切实提高一线技能工人的工资收入水平,完善技能人才的薪酬增长机制,让技能人才与管理者的薪酬、地位相对公平,让技能人才真正沉下心在一线技能岗位干出一番事业。

同时,他还建议相关职能部门严格落实国务院颁布的《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不能让用人单位钻法律和政策的空子,对违反条例的用人单位,除支付劳动者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外,用人单位还应当按照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数额向职工加付赔偿金;加大对企业执行社会保险法的检查力度,对违反社会保险法的企业要进行严格的惩处,避免各种的推诿和钻政策的漏洞,保障技能工人的合法权益。

上游新闻记者 郭发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