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二十七,在咱们中国传统文化里,可是个挺有讲究的日子,它被称为“老人节”或者“庆老节”。这个节日的由来和人类正月初七的“人日”有关。相传,女娲在正月初一创造了鸡、狗等六畜,初七则创造了人类,因此正月初七被视为人的生日,也就是“人日”。而人们又根据年龄把人日细分为了三个阶段:初七对应小孩,是“小儿日”;十七对应中年人,是“成人日”;二十七呢,就对应老年人,成了“老人日”,也就是咱们现在说的“庆老节”。


“庆老节”不仅仅是个节日,它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这一天,主要是为了让老人开心,同时也是寄托了儿女对长辈健康长寿、平安如意的祈愿。说到“庆老节”的民风民俗,那可不少。要登高望远、戴人胜、赠花予人等习俗。正月廿七,记得:吃3样,做2事,忌1事,遵循传统,家人健康长寿。

“吃3样”


长寿面:正月廿七被视为“老人节”或“庆老日”,专为家中长者祈福。长寿面细长不断,象征生命的绵延不绝,寓意老人身体康健、无病无痛。有些地方还会在面中卧一枚荷包蛋,取“圆满长寿”之意。

饺子:形如元宝,寓意招财进宝。而其包裹馅料的形态,也暗含“藏福纳吉”之意。正月廿七的饺子馅料颇有讲究:白菜馅象征“百财”,韭菜馅寓意“长久”,鱼肉馅则代表“年年有余”。全家人围坐包饺子,更添团圆温馨的氛围。

红枣糕:红枣色红味甜,象征日子红火甜蜜;糕与“高”谐音,寓意“步步高升”。红枣糕以糯米粉、红枣蒸制而成,口感软糯香甜,尤其适合老人食用。部分地区还会加入核桃、桂圆等食材,既补气血,又寄托“团圆美满”的祝愿。

“做2事”


登高祈福:正月廿七正值初春,草木萌发,民间有登高踏青的习俗。人们认为登高可吸纳天地阳气,祛除冬季积郁的寒气,尤其适合老人活动筋骨。这一天,和家人一起登山踏青,既能强身健体,又寓意“步步登高,福运攀升”。登顶后,许多家庭还会悬挂祈福红绸,写下对长辈的祝福。

敬老祈福:正月廿七被视为“老人节”或“庆老日”,是专为家中长者祈福的日子。在这一天,人们会给长辈拜年,送上祝福和礼物,以表达对他们的尊重和敬意。同时,前往寺庙或者家中供奉的神灵前祈福,希望新的一年里家人平安健康,事业顺利,生活美满。

“忌1事”


口不沾血。这天老人们都说,得避开吃那些血腥的食材,比如猪血、鸭血之类的。为啥呢?因为大家都觉得,在重要的日子里,吃了这些可能会招来霉运,不吉利嘛。所以啊,为了图个吉利,咱们还是尽量别碰这些血腥的东西。


当然了,除了这个,还有一些其他的忌讳和讲究。比如说,有些地方的人认为正月二十七这天不宜吃稀饭,因为稀饭象征着贫困和困苦,吃了可能会在新的一年里过得不如意。再比如说,祭火神的日子里,人们也不能向门外泼水,尤其是脏水,怕“浇灭火神阳气”,引发家宅失火。

不过啊,这些忌讳和讲究都是老一辈人传下来的,虽然现在咱们可能不完全信这些,但了解一下传统习俗,也是对咱们传统文化的一种尊重和传承嘛。毕竟,这些习俗都是人们为了祈求新的一年里家人平安、生活美满而设立的。


所以啊,正月廿七这天,咱们就尽量避开那些忌讳的事情,多做些吉利的事情,比如登高望远、祈福祭祀之类的。这样一来,咱们心里也踏实,说不定还能真的迎来好运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